很少有人注意到自然科学有明显的心学特征。这种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比特的概念、零的概念、概率和模糊性等。自然科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2,不是客观世界1。客观世界2是主观世界当中的逻辑构造。
创建逻辑构造是人的固有的思维方式,是人的有色眼镜。用康德的话说,是人获取知识的先验能力,是哥白尼式革命的具体内容,可以称为套路。所以自然科学本身就是心学。
有和无是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也是很难说清楚的概念。何新指出:“回顾中外哲学讨论的历史,会发现自小亚细亚的哲人巴门尼德、中国古代的哲人李耳(老聃)、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开始,都对‘有物’这个概念给予过摧毁性地质疑。他们都指出所谓‘有’‘有物’‘物质’‘存在’或者‘纯有’的概念,同时乃是不存在者,即虚无。”“黑格尔说,理解‘有就是无’,乃是进入一切哲学讨论的初阶。”(何新,2019:7)
“有”和“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然不能划等号。那么应该怎样理解有和无这两个概念呢?当一座大楼被炸毁之后,这座大楼就从“有”变成了“无”。组成大楼的砖石还有,那为什么说大楼变成了“无”呢?因为大楼的结构没有了。“无”这个概念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就是指特定结构的消失。宇宙进化的过程就是事物的结构逐渐复杂有序化的过程,最早的事物很简单,后来出现了很多新的结构,每种新结构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在进化的过程中也伴随局部的退化过程,即有些结构会从“有”变为“无”。各种事物都有特定的结构,我们平常说某个事物不存在了,往往是指这种结构不存在了,而不是指组成这个事物的质料不存在了。人有复杂有序的结构,人死了以后复杂结构会变成简单结构,最后变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简单物质。我们说一个人死了就是指这个人的复杂有序的结构不存在了。
何新说:“当雏鸡诞生之时,那枚鸡蛋则已不复存在,即由一‘有’而转化为‘无’。”(何新,2019:11-12)何新注意到了无与空间和时间有关,但他没有点明无的含义是结构的消失。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似乎很多人都懂,但一到具体问题上就把这个重要原理给忘了。这说明多数人都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原理的哲学价值。《太极进化主义》把结构决定功能原理作为系统论的核心原理,而且用结构的复杂有序化来解释世界和生命的起源、人类的文化和世界的广义进化。
“无”的第二种含义是指主观世界中的概念。“有”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抽象的概念只能存在于主观世界中,客观世界里没有抽象的概念。所以客观世界里没有“有”,“有”在客观世界里是“无”。
一座大楼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在客观世界里是“有”,这个具体的“有”与主观世界的“有”可以是对应的。当它被炸毁,变成一堆瓦砾之后,它的结构作为客观世界里的“有”就不存在了。但在主观世界里还有对这个大楼结构和形象的回忆,这个回忆被称为“无”。所以“无”在主观世界里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真实存在的记忆,也就是一个“有”,与其他的“有”一样在大脑中占有一定的内存。这个“无”因为是在主观世界里真实存在的,于是人们就误以为在客观世界里的“无”也是存在的,也是“有”。
客观世界里的一切存在都是“有”,客观世界里不存在“无”。只有在主观世界里才会有“无”这个概念。在主观世界里,“无”作为一个概念是存在的,不是不存在,“无”是与“有”并列的存在。“无”是意识,不是物质。“无”和“零”或其他概念一样都是主观世界里的概念,所有的概念都是人创造的虚假的东西。这种虚假的概念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无”是客观世界2的内容,或者说是主观世界的内容,不是客观世界1的内容。
“零”和“无”的含义相同,“零”就代表“无”。科学无法用客观的内容给“零”下定义。“零”是主观世界里抽象的概念,在主观世界里是一个“有”,在大脑中占有一定的内存。“零”代表客观世界里的“无”,但因为它在主观世界里是“有”,所以人们经常误认为在客观世界里也有一个客观存在的“零”。很多学科都要讨论“无”或“零”,因此所有的科学都是在讨论主观世界的内容。
“有”就是“无”,这种说法违反了形式逻辑,属于辩证逻辑。辩证逻辑是不结果的鲜花,不能进行逻辑推理。要让辩证逻辑结果就必须尽可能把辩证逻辑改造为形式逻辑。对于“有”和“无”的概念,只有把它们理解成主观世界的内容才能把辩证逻辑改造成形式逻辑。
一开始人类的意识中没有“无”这个概念。人首先观察到各种具体的物品,产生这些物品的直接经验,这些经验都是“有”。婴儿一开始吃到妈妈的奶,产生关于奶的直接经验,包括它的味道,自己吃饱的感觉等,这些直接经验都是“有”。这些经验产生之后会长时间存在于婴儿的头脑当中。这些经验最开始产生的时候,是与客体同时存在的,一边吃奶一边产生相应的直接经验。但是后来经验的对象会消失,妈妈不给婴儿喂奶了。而这时婴儿头脑中关于奶水的经验还在,婴儿还想吃,他还能想到这种感觉经验,还想继续得到这种经验。吃不到奶时没有新的关于奶的经验,这种对比产生的失望感觉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