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知道这种过程在主观世界里比比皆是。
“一”这个数字如何定义的问题是哲学上的一大难题。弗雷格说:“人们从未能给一这种性质下定义。当莱布尼兹说‘一是我们通过一种理解行为把握的东西’时,他是通过一本身来解释‘一’的。但是难道我们不能通过一种理解行为把握多吗?莱布尼兹在同一个地方承认了这一点。鲍曼以类似的方式说:‘一是我们理解为一的东西。’他还说:‘我们把我们规定为点或不再规定为分开的东西看作一;但是我们也可以把外界直觉的每个一,无论经验的还是纯粹的,都看作多。每个表象若与另一个表象界限分明,就是一;但是每个表象自身又可以被区分为多。’因此概念的所有客观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一切依赖于我们的理解。我们再一次问:如果根据理解每个对象都能够是一,也能够不是一,那么为任何一个对象赋予‘一’这种性质能有什么意义呢?一门恰恰是致力于最大的明确性和精确性的科学,怎么能够依据一个如此模糊的概念呢?”(G.弗雷格,1998:48.)
弗雷格最终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当代西方哲学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我认为关于一的概念,或者说关于整体的概念来自对比,对比是人的最基本的认识方式之一。
婴儿出生以后,他看到奶头,喝到奶水,听到妈妈的心跳,感觉到妈妈的体温。他有很多感觉,有很多对世界的认识,但他没有关于“一”这个概念的认识。当人看到一块石头的时候,人并没有想到这块石头是一个整体。当人注意到另一块石头的时候,突然想到,那边还有一块石头,跟这块石头差不多。对比的本能让人发现这两块石头的位置不同,中间有间隔,间隔变化的时候,石头没有变。这时就有了二的概念。
有了二的概念之后,再注意到这一块石头掰不开,是一个整体,中间不能有间隔,于是才有了一的概念。所以,我们是先认识了两个物体之间的间隔之后,才注意到整体没有间隔的属性,才有了整体和一的概念。是先有二,后有一。是二生一,而不是一生二。《道德经》第二章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又说:“反者道之动”。道是一,反者是二。没有二就没有一。有了二,一才能动起来,才有明确的含义和价值。
人周围有很多事物,人往往是看到很多事物之后才开始对比、反思和分析。对比的时候并不一定只针对两个物体,可能针对多个物体,看到多个物体之间的间隔,然后发现一个物体不能分开,是个整体。也就是说,可以由多生一,不一定是二生一。
上面说的是一这个数的最初来源,并不是一的严格定义。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分成很多部分,所以一同时也是多。那么一与多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要区分一和多,关键是要确定什么是整体。整体确定之后,这个整体就是一,与这个整体相同的系统就是另一个一,由多个整体构成的集合就是多。
那么什么是整体呢?确定整体的依据是系统的有序度。评价有序度的标准是系统的功能。一个人是一个系统,半个人也是一个系统。但是半个人不能独立存活,功能很差,也就是说半个人的有序度远远小于一个人。所以我们把一个人当成整体,而一般不把半个人当成整体。整体是有序度比较大的系统。一块石头虽然不是生物,比生物的有序度小得多,但一块石头的各个部分有稳定的位置关系,比两块石头之间的位置关系稳定,这种稳定也是一种有序的表现。因为稳定的事物简单,简单对人有利,所以简单是一种重要的功能。
金观涛把整体定义为一个闭合的功能耦合系统。(金观涛,2005:序言37.)这样用功能定义整体是正确的,但他没有用功能定义有序。而且他只注意整体的稳定功能,没有注意到很多功能表现为不稳定,例如各种物理化学变化都是系统功能的表现。
客观事物千奇百怪,千差万别,而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只能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认识。而每一步认识都包括对比,即一分为二。例如,我跟前站了一堆人,我一下子分不清他们的高矮,只能一步一步地区分。先拉两个人过来,比一下,发现甲比乙高。然后,再拉过一个人来,让他跟甲比一下,发现他比甲矮,然后再让他与乙比一下,发现他比乙高,于是可以排出他们三个人的高矮顺序。这个过程中进行了三次对比,每一次对比都是两个人对比,都是一分为二的过程。这里的一指开始时认为他们两个差不多一样,分成二意味着不一样。三次对比之后,产生了一分为三。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是认识的开始,不是结束。从三要生四,生五,生多。这是一个客观化的过程。经过多次对比后就可以产生一分为多。
一分为二就是对比,对比是思想游戏的一种固定模式。一分为二这种认识方法就像一个看大门的人,手里拿着一摞大帽子,帽子上写着“一分为二”。客观事物一过来,就扣上一顶帽子,否则就别想进入我的主观世界,别想成为我的知识。于是我们认识到的所有客观事物都具有了一分为二的特征。这个戴帽子的过程是创建逻辑构造的过程。本来在主观世界里什么也没有,第一次对比之后产生了一个认识,第二次对比之后产生了第二个认识。一分为二的过程是一个思想游戏,是主观世界中的认识逐渐增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