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内燃机的缸内燃烧是不连续的,每一个循环都有一个着火的过程。如果着火过程不能顺利完成,内燃机就不能工作,或工作不稳定。热自燃理论是内燃机原理和燃烧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解释了着火的过程和着火条件。
热自燃理论最早是由谢苗诺夫提出的。他指出,缓慢的化学反应所放出的热量不能经过容器壁而散入四周介质里去,乃是自燃和自爆的必要条件。在温度不高,也就是在反应速率缓慢的时候,放出的热量比散入四周介质里去的要少,保持着平衡,没有进一步加热,也就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当我们将气体加热至临界温度,即反应生热的速度正好等于热外导的速度,再稍微超过一点,那么物质就一定会燃烧起来,这个温度就是燃点[1]。
为了简化计算起见,谢苗诺夫采用“零维”模型,即不考虑容器内的温度、反应物浓度等参数的分布,而是把整个容器内的各参数都按平均值来计算。假定:
1)容器内各处的混合物浓度及温度都相同。
2)在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各处的反应速率都相同。
3)容器的壁温T0及外界环境的温度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决定传热强度的温度差就是壁温和混合物之间的温差)。
4)在着火温度附近,反应所引起的可燃气体混合物浓度的改变忽略不计 [2]53。
后来的研究逐渐细化了热自燃过程的描述,针对放热曲线和散热曲线的不同位置关系研究具体的着火条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问题也就出现了。虽然大家都把两条曲线的三种(相交、相切、相离)关系作为确定自燃温度的基础,但着火条件并没有被准确地指出来,而且几乎没有人用反馈的概念和理论对热自燃过程进行分析。
反馈是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负反馈是自动控制的主要方法,正反馈是产生爆炸、内燃机激爆和飞车,以及很多经济社会现象(如股市波动、人口爆炸、城市团组集聚效应)等的主要原因。正反馈又称为马太效应或良性(恶性)循环[3]。正反馈和负反馈在着火过程中都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那么,应该如何用反馈理论分析热自燃过程呢?
一、热自燃过程中的反馈关系
在“零维”模型中,如有一体积为V的容器,其中充满了均匀可燃气体混合物,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混合物正以速率ω进行反应。化学反应后所放出的热量,一部分加热了气体混合物,使反应系统的温度提高,另一部分则通过容器壁传给了周围环境。
如以q1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由于化学反应而释放的热量(J/s),则
q1=ωqV (1)
式中ω—化学反应速率(mol/(m3·s));
q—化学反应的摩尔热效应(J/mol);
V—容器的体积(m3)。
化学反应速率ω为
ω=k0exp(-E/RT)cn
式中k0exp(-E/RT)——根据阿累尼乌斯定律写出的反应常数;
k0——反应速率常数;
E——活化能(kJ/mol);
R——气体常数;
T——混合气温度(K);
c——反应物的浓度(mol/m3);
n——反应级数。
若取反应级数n=1,则
ω=k0exp(-E/RT)c
将上式代入(1),有
q1=qVk0exp(-E/RT)c
令A=qVck0,由“零维”模型的假定可知A为常数,则上式可写为
q1=Aexp(-E/RT) (2)
在单位时间内由容器传给周围环境的热量q2为
q2=aS(T-T0)
式中a—表面传热系数(W/(m2·K));
S—容器的表面积(m2);
T0—容器壁温(K)。
表面传热系数a与容器的形状、大小及材料有关,对于一定形状、大小的容器来讲,aS为一常数,令B=aS,则上式可写成
q2=B(T-T0)(3)
q1的函数表达式为一指数曲线,称为放热曲线;q2为直线,其斜率为aS,称为散热曲线。放热曲线和散热曲线有3种相对位置关系,即相交、相切、相离。很多因素会影响放热和散热,如气缸压力变化、燃料不同、燃烧室设计结构不同等等,会使放热曲线和散热曲线平移、偏转或改变弯曲程度,但放热曲线与散热曲线仍然只有上述3种关系。
多数情况下,放热曲线和散热曲线有2个交点,如图1所示。如果可燃混合气温度为Ta, 那么混合气的放热速率等于散热速率,即q1=q2,系统温度不变,将会维持在A点状态。当混合气由于偶然的原因使温度偏离Ta,假设T小于Ta(即向左移动)时,因为混合气的放热速率大于散热速率,即q1>q2,温度将回升而使系统恢复到状态A为止。反之,当系统工况偶然偏离A点向右移动,因为混合气的放热速率小于散热速率,即q1小于q2,使温度下降,也使工况恢复到状态A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