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体有经络,事实上人体是否有经络我们不知道。人体内部有某种结构,可能与中医所描述的经络相同,也可能不同。这种人体的内部结构是一种先验的结构,也就是道理,中医所描述的经络是一种人造模型。按照巴尔特的说法,人体本身并不存在先验的结构,这种说法当然很难让人接受。我们可以认为那种先验的结构存在,但它不是认识的来源,也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首先,它不是认识的来源。因为这种先验的结构我们看不到,我们在解剖人体的时候可以看到各种脏器、血管和神经,但看不到经络。中医是通过观察各种现象了解经络的,例如心脏的疼痛与下肢浮肿相关的现象,在手臂针灸能治疗胃病或心脏病等现象。然后在这些现象的基础上想象出人体的经络图。所以,这些现象是知识的来源,人体的先验的内在结构不是知识的来源。这些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是人体的内在结构,但这种产生的过程我们看不到,我们只能看到现象。通过观察现象产生各种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猜测和创造产生理论。
定理:客观世界的道理不是认识的直接来源。
如果客观的道理存在,那么具体的事物是在客观道理的支配下产生的,然后人观察具体的事物产生经验。严格地说,具体的事物也不是人的认识的直接来源,人的认识的直接来源是经验。而客观的道理比具体的事物更间接一层。
其次,人体的先验的结构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如果我们能看到那个先验的人体内在结构,那么中医画的人体经络图到底对不对,只要用这二者一对比就知道了。但我们看不到那个人体内在结构,不可能做这种对比,所以说人体内在结构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们只能在实践中用各种现象和经验去检验真理。例如,按照经络图的理论选择针灸的穴位来治病,如果治好了,就说明经络的理论是正确的,如果治不好,就说明经络的理论有问题。
定理:客观世界的道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我们的各种科学理论都是世界结构模型,这些模型的依据都是对现象进行观察产生的具体经验,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和猜测,然后创造出了这些模型。我们无法观察世界的内在结构,也不能用这些内在结构来检验我们的科学是否正确,只能用实践经验来检验模型。
马克思主义者总是要求别人尊重客观规律,如果有人犯了错误,大家就指责他没有尊重客观规律。但是谁的手里有客观规律呢?那些指责别人不尊重客观规律的人的手里有客观规律吗?这种指责都是马后炮。很多曾经被公认的客观规律都被推翻了,这些所谓的客观规律都只是一些成见。所以我们无法尊重客观规律。客观规律在客观世界当中,无法进入我们的头脑,不可能成为我们决策的依据。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是总结经验教训。经验教训和客观规律一样是一些抽象的道理,但经验教训在人的头脑中,是人对过去的经历和见闻进行抽象、对比、分析等思想游戏之后得到的主观世界的道理。总结经验教训是我们避免失败的最好方法。这些经验教训可能与客观规律相同,也可能不同,有可能避免新的失败,也可能无法避免新的失败。但我们无法得到客观规律,谁也无法保证以后不失败。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在社会学、法律学等很多学科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太极进化主义》第8篇第4章第4节当中曾经详细批判了波普尔的第三世界理论当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表现。波普尔的第三世界理论属于广义进化的历史观。历史观就是动态的世界观,是形而下的世界观,属于社会学,哲学本体论是形而上的世界观。在图书馆分类中,方法论和广义进化论属于自然科学总论。下面分析客观唯心主义在社会学中的其他一些有代表性的表现。
乔治·赫伯特·米德说:动物行动的一些职能范围,如寻求食物,配偶,进攻和自卫,孵卵,游戏行动等等都是意义描写的一种基础。意义是一种体系特征。意义是在特殊形式的周围世界中构成的。(哈贝马斯,1994:10)米德所谓的体系特征是说客观上存在一种体系,语言的意义依赖这种体系。“意义就是社会行动一定阶段中的一种客观的关系的发展。”(哈贝马斯,1994:12)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体系可能在客观上是存在的,但每一个组织成员在理解语言时并不依赖这个体系,而是依赖自己对体系的理解,而且每个主体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以使大家的理解趋同,训练是生活中一次次纠错的过程,纠错包括内部的奖惩和外部的冲突,但米德却说这并不包括特殊的例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观念。然后当米德谈到主观的体系和意义时,他把主观的体系和意义当成客观体系和意义的主观化,“象征性的意义是由客观意义结构的一种主观化或者内部化形成的。”(哈贝马斯,1994:11)这样主客观的本末关系就完全颠倒了。
古代哲学基本都是客观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近代主观唯心主义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但这场革命的成果至今还只停留在本体论层面,没有贯彻到具体科学当中去,一到具体问题上很多学者都会不自觉地使用客观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思想。哈贝马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批评了米德学说的矛盾:“这是自在的一种事态,但不是自为存在的事态。”(哈贝马斯,199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