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对哲学定义和用途的争论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哲学》第1章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3-10-14 | 2309 次浏览 | 分享到:

罗森堡认为每一门从哲学当中独立出来的科学都有一些它自身不能解答的问题,把它们留给哲学。例如,数学不回答或不能回答数是什么,牛顿物理学不回答或不能回答时间是什么。陈嘉映反对罗森堡的观点,他说:“假以时日,科学有望回答这个问题。这里的重点是,无论科学现在乃至将来能不能回答这类问题,哲学都无望回答它们。”(陈嘉映,2018:352)陈嘉映的这个断言没有道理。数是什么?点、线、面是什么?这种基本概念问题必须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当中去理解,所以只能由哲学回答。至于时间和生命的本质则都需要从科学和哲学两个方面来回答。

3.3把事实的海洋收入眼中

陈嘉映不相信现代哲学能把握整个世界,他说通过仪器和实验,科学发现日新月异,近代成为一个事实爆炸的时代。哪个哲学家能把这事实的海洋收入眼中?(陈嘉映,2018:341-342)其实,把事实的海洋收入眼中正是哲学的主要特长。陈嘉映似乎非常鄙视哲学家,认为他们除了会分析概念之外,没有别的本事,哲学家不可能了解现代科学在干什么。他似乎忘记了不仅有很多古代的哲学家是科学家出身,现代哲学家当中也有很多是科学家出身。所以虽然哲学家不能把科学家做的全部工作亲身重复一遍,但他们知道科学家在做什么,他们能够想象科学家将会做什么。

陈嘉映说:在学问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那么多专门的知识和定理,仅此一点,就注定了没有哪个个人能通过思辨营建整体理论。”(陈嘉映,2018:342)陈嘉映这个结论过于武断了,我们经常说万变不离其宗,知识和定理再多,也一定具有人人共有的理解的普遍性。退一步说,即使真的由于知识的数量过多而不可能有真正的普遍性,我们也需要勉为其难,尽可能总结出一些普遍性的结论。因为人类需要这样的普遍性结论,人类需要整体的世界观,需要以整体的世界观为基础的理性信仰。所以不管哲学家愿不愿意,能不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大家都要求哲学家必须从事这种工作。

哲学必须永远高居知识金字塔的顶端。这不不是因为哲学本身有多牛,而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这种需要。所以总有人把哲学捧起来,而且包括各个行业那些最牛的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哲学奉为百学之首,而不管哲学到底是不是万用之外。

陈嘉映说:今天,我们越来越清楚,哲学—科学理论包含着两项性质不同的任务,一是以概念考察为核心对经验进行反思,一是以经验反思为核心建立整体解释理论。”“近代科学继承了哲学—科学为世界提供统一理论的雄心,但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提供整体理论的方式。哲学继承了哲学—科学的经验反思本性,但它不再为解释世界提供统一理论。”“经验反思和概念考察从来就是哲学的出发点,即使哲学—科学力图建立统一理论这样的大业,也是从经验反思和概念考察出发的。(陈嘉映,2018:343)

陈嘉映认为哲学家只会分析概念,他似乎觉得分析概念完全是纸上谈兵,完全脱离客观现实。但陈嘉映似乎忘记了科学家在对经验进行反思的时候也是在用概念解释世界,科学家不可能不运用概念和阐述概念。如果说哲学不能为世界提供统一理论,科学也不能为世界提供统一理论。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只在某个学科内部适用,社会学理论不适用于自然界,生物学的理论不适用于非生物,等等。哲学和科学本来都想提供解释世界的统一理论,但都做不到。科学放弃了这个目标,改为只为世界的一部分提供解释理论,于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哲学没有放弃这个目标,于是停滞不前。

陈嘉映说:“哲学研究的鹄的并不在于总结规律,发掘机制。哲学是对经验的反思,尤其是对概念的考察。哲学理论是要让世界变得可以理解,而不是让世界变得可以预言。”(陈嘉映,2018:300“科学的预测能力涉及的是某些特定的事情,可以也必须通过量化才能把握的事情。由此,科学具有预测能力并不一般地表明科学对世界具有更好的理解。”“量子力学对量子事件的预测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但费曼仍说,没有人懂得量子力学。”(陈嘉映,2018:301

陈嘉映的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哲学对经验进行反思的目的就是总结规律,发掘机制,理解世界的目的自然包括让世界变得可以预言。科学对事情的把握并不一定需要量化。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量子力学,但波粒二相性和测不准原理等都在加深我们对世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