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用主义出发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8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21 | 173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哲学发展的走向
二、怀疑论为实用主义奠基
三、对客观性的关心是利益驱动的结果
四、判定本原的标准

一、哲学发展的走向

古希腊哲学流派众多,最有影响的是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柏拉图的理念论必然走向宗教的神秘主义,奥卡姆剃刀和文艺复兴运动对宗教是致命的打击,于是科学逐渐取代了宗教的统治地位,唯物主义的地位迅速提高。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的反动,受到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等唯物主义者的有力批判。

但客观唯心主义不是唯物主义的主要威胁,主观唯心主义的怀疑论戳到了唯物主义的软肋。主观唯心主义有荒谬的一面,于是与唯物主义打成平手。马克思看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长处,于是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很接近辩证二元主义,但辩证唯物主义很不彻底,成为机械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大杂烩。只有辩证二元主义能彻底克服各种哲学的痼疾,成为真正自圆其说的彻底的哲学本体论

二、怀疑论为实用主义奠基

怀疑论证明了所有的理论都不是客观的,这似乎意味着整个科学大厦被推翻了,科学探索活动也应该终结了——“你们过去建立的理论没有一个是客观的,将来再这样继续下去,还是找不到客观的理论,那你们还瞎折腾什么呢?”

我们确实要想一想,怀疑论的结论是否意味着它能把整个科学大厦推翻?是否意味着科学探索活动的终结呢?当然不是。实用主义的真理标准才是最终的真理标准,客观性不是真理的最终标准。失去客观性根基的科学理论仍然可以是真理。被怀疑论终结的是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因为它们追求客观的真理。怀疑论的产生为实用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们过去认为客观真实的认识最能满足人的利益,结果这个目的没有达到。但是没有达到没有关系,这不意味着科学的毁灭,过去的理论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不意味着科学探索过程的终结,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条路走不通可以走别的路,只要能达到实用主义的目标就可以了。实用主义是整个科学大厦的根基、核心,其他任何理论都不是科学大厦的根基、核心。

三、对客观性的关心是利益驱动的结果

老虎从来不关心山羊的客观性问题,他相信只要咬住山羊的喉咙就可以饱餐一顿。那么人为什么自寻烦恼,去追究什么客观性的问题呢?尼采说: “根本没有什么物体(物体只不过是我们的虚构罢了)”“我们的自我保存本能将我们的经验世界限定在它的认识界限内,凡是有益于保存种属的事物都被我们视作真的和有价值的。”([德]尼采.权力意志[M].贺麟译.漓江出版社,2007:242,261.)

  前面的第7篇认识论第5章5.3.2中提出了不可知定理:认识与客观世界是否相同无法完全证实。这是怀疑论的中心思想。古代人类也不关心客观性的问题,他们只关心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谋取利益。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利用已有的知识有时不能得到利益,甚至带来危害,已有的知识当中有假象和陷阱。要想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必须尽可能排除假象和陷阱。所以,对客观性的关心是利益驱动的结果

  预测的目的是决策,决策产生行为。认识是实践的一部分,或者说认识的目的是实践。所以,决策、实践和改造世界是哲学研究的目的,是整个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基础。第7篇第6章6.3.1中的实践论定理指出:改造世界是建立一切理论的最终目的。

黑格尔说:“本体论即关于本质的抽象规定的学说。”(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2版:102.)那么到底什么是本质呢?黑格尔没有给出一个鉴别本质的正确标准。实用主义认为本质就是实用。如果把所有的理论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整体是规范理论,以实用为目的。实证理论是为规范理论服务的,科学是为技术服务的。

改造世界的决策依据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模型,不是客观世界本身,所以认识客观世界本身不是最终目的,让认知模型有利于人的实践才是最终目的。有利于实践的认识模型就是认识的本质

过去的实用主义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在本体论等重大问题上有所建树。种地需要锄头、镰刀等工具,但有了工具不等于事情就结束了,还需要艰苦的耕种、除草和收割等劳动。实用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这只是哲学的一个出发点,还需要建构理论,尤其是要对本原的问题给出正确的答案。

四、判定本原的标准

过去的哲学家总想找到世界的本来面目,找到那个真实的本原,实用主义认为这是次要的。真理的标准是实用,对于物质与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判断的标准也是实用,是价值标准,不是客观标准。

把意识作为本原是实用的需要,把物质作为本原也是实用的需要,因为不承认世界的客观性就无法解释经验的异己性和真理的稳定性。

检验真理的价值取向是趋利避害,我们要不断追问的应该是认知模型是否有利于实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谁有利于实践谁就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那些看似荒唐的结论为什么会有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有利于实践。由于人的决策依据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模型,所以把意识当成本原,有利于我们理解他人的决策,也有利于把主体的直接经验当成真理的依据,把趋利避害当成真理的价值取向

  现代主义把真理看作绝对的、唯一的真理,好像它在某个地方等着我们,研究理论的目的就是到达这样一个确定的目的地。后现代主义认为这个目的地根本不存在,各种针锋相对的理论都有一定的价值。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二元主义也都有存在的价值,最后的目标并不一定是用某一个理论战胜其他理论。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