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之前或者我睡着了的时候地球也在转,这么简单的道理人人都懂,为什么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根本原因就在于主体的表象(感觉经验)之外的世界不能直接影响主体的决策,不是判断真理的直接依据,叔本华把这种现象错误地表述成了表象和意志之外的客观事物不存在。叔本华的这句话换个说法就对了:决定每个人行为决策的世界是他自己的意识。因为前面1.3.2的定理说过:决策是意识的函数,不能把决策直接当成物质的函数。
主观世界的认识包括两部分,表象和逻辑结构。表象就是直接经验,逻辑结构是在直接经验基础上创造的观念、假说、理论和模型等,都是“我思”的结果。“我思故我在”这句话揭示了每个人行为决策的根据,这句话本身并没有否定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的存在,但是否定了客观世界对于行为决策的作用。意义来自于人的利益,人的利益取决于实践的效果,实践的效果取决于决策的质量,决策的质量取决于人所掌握的真理的数量和质量,真理的直接依据是表象。所以,有意义的世界完全来自于人的表象和思想。
主观世界之外的世界可以影响人的行为效果,但不会影响人的行为决策。在你我的眼中,在你我的心中,没有物自体本身,只有对物自体的认识。真理是每个人的意识。
如果一个人没有看到面前的石头,他会一直向前走,直到绊倒为止。石头虽然客观存在,但没有成为他的表象,所以没有影响他的决策。下次再走到这儿时,这个人会想办法迈过去或绕过去,这时这块石头可以影响他的决策,因为这时这块石头已经成为他的表象了,石头的主观性表现为对人的决策的影响。
定理:只有客观性而没有主观性的事物没有实践意义。
如果世界就是它本身,那就不用说了。问题就在于,我们所说的和所想的世界往往不是它本身。过去人们认为大地是平的,太阳围着地球转,生物体中有“活素”,这些都不是世界本身,都是我们头脑中的世界。现在我们头脑中的世界应该也不是世界本身。我们头脑中的某个正人君子实际上可能阴险狡诈,我们头脑中的某个罪犯可能柔情似水。
世界本身是存在的,但它不是我们行为决策的依据和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们头脑中的世界是我们自己依靠有限的观察经验构建的一个认知模型,或叫逻辑结构。检验真理的依据是主体的这个认知模型。
生物判断真假是生存的需要,这种判断就是把存储在神经系统中的多个感觉进行对比等意识处理。所以判断真假的过程是神经系统内部的活动,是这个生物个体作为主体的活动。它不能依赖任何人的帮助。一个外在的物体,不论它的存在多么真实,只要它没被生物感觉到,就不可能成为生物判断的依据。在主体的神经系统内形成了一个自足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一切都是依靠感觉和神经系统的运动产生的。生物的决策完全依赖这个系统。
当生物进化为人以后,这个自足的系统成为人的意识,而它的境况没有改变,即仍然不能依赖任何外部的帮助,一切决策都是依靠感觉和神经系统的运动即思想产生的。他人的帮助也要首先转变为主体的感觉经验,如果老师讲的课我充耳不闻,那就无法给我任何帮助。当理性的意识明确地意识到这种境况时便产生了主观唯心主义。
人的客观处境让人希望把意识之外的事物作为认识推理和行为的依据。如果人能知道哪里有金矿该多好,如果人能知道将来世界如何变化该多好,如果法官知道每个人到底犯没犯罪该多好。但事实上,人不可能把意识之外的事物当作认识推理和行为的依据。当然人应该尽可能多的去观察世界,收集信息,把意识之外的事物变成意识之中的事物。但这样做了以后,人们仍然是在用意识之中的事物来进行推理和行为。
虽然人的决策的依据这么不靠谱,但人的决策仍然在改变世界。秦始皇、李世民、毛泽东和希特勒等人的决策是历史的主要内容。既然人的决策这么有意义,那么支配决策的东西就很有意义了,这个东西是意识,而不是物质,于是意识就成了本原。
人的认识从零开始,逐渐达到现在的数量,图书馆里汗牛充栋的书籍都无法代表知识的数量了。知识主要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但与主观世界相比,客观世界没有那么大的变化。汗牛充栋的理论所描述的宇宙在人开始认识之前就存在了。
人的认识再增长一万倍,也不能穷尽客观世界的内容。人的认识的数量相对于世界的内容而言,永远只是一小部分。但客观世界的内容不是我们决策的依据,我们能够依靠的只有这一小部分。同时,认识应该尽可能简单,决策多以简单的认识为依据。
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有无限多个方面的属性。任何主观认识都是抽象的。任何主观判断都具有或然性,任何客观事物都不具有或然性。任何主观判断的正确概率都达不到100%。我们可以认为存在一个纯粹的客观世界,存在一个绝对客观的桌子、一个绝对客观的计算机,但它们都不是决策的依据。
我们生活在客观世界里,同时也是生活在主观世界里。正因为我们生活在主观的预测的世界里,所以总是杞人忧天,世界能以概率的方式存在,交往以信任为基础,经济运行以信用为基础;因为我们生活在类的世界里,所以总是以偏概全,同时,又经常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可以认识那些无法观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