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说的本质和规律来自于意识,因而必然是直观中被给予的,但不一定是真理。本质的形式是观念,属于思维领域。本质的内容是胡塞尔所说的非法超越,这些观念的真理性和客观性需要证明,用胡塞尔的话说就是需要作现象学还原。例如,人们看到动物和植物是活的,就抽象出“活素”的概念,认为这是所有生物的本质,是同一的一般之物。但科学证明活素是不存在的,这种本质不是真理,因为它没有价值。人的意识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超越物质,可以臆想出很多东西。但哪些是真理,哪些是有价值的,这不取决于它们的直观的被给予性,必须作现象学还原。
胡塞尔认为本质不需要作现象学还原,本质的内容,即“一般对象”不是非法超越,直接就是真理。“我们就能直观地把它的一般对象提高到一般意识之中”,于是意识的直接被给予性保证了一般对象的直接被给予性。本质包括概念和规律,因为规律是抽象的,因而按胡塞尔的说法都是直观明晰的,因而所有的规律都是真理,不需要证明。欧式几何不应该被非欧几何推翻,因为它们都是本质。学生的所有数学、几何错题也都是真理,都应该给100分,因为它们都是观念化的抽象。胡塞尔也注意到我们会“数错了或算错了”,但马上又说数学“从一开始就无可怀疑”([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7-18.)。好像小学生不会犯错误,毕达哥拉斯和欧几里德不会犯错误。这其实就是胡塞尔自己要反对的“被误认的自明性”([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3.)。
胡塞尔说:“为了亲身地并原初地把握一本质,我们可从相应的经验的直观开始,但也可从非经验的、非把握事实存在的而是‘纯想象的’直观开始。”([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4.)他竟然把非经验的、非把握事实存在的“纯想象的”思想过程也称为“直观”,而且这种“直观”也能“原初地把握本质。”那么还有什么认识不是直观?还有什么认识不能原初地把握本质呢?他要批判的“被误认的自明性”又体现在哪儿呢?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的真理性由人之外的某个客观意识(如上帝)保证,马克思所说的客观规律的真理性由人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保证,但胡塞尔所说的本质没有任何客观来源保证它的真理性,胡塞尔认为本质天生就是真理。这是现象学与传统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区别,也是现象学最幼稚和最荒唐之处。
当然胡塞尔也曾经想办法证明本质的真理性,但他的证明没什么结果。胡塞尔提到,有人会说二乘以二等于五,“因而我们对这种充满感觉的明见性并不能满意。只有当它在纯粹直观中指明自己,并且这种纯粹直观的含义是指我们所期望的直观以及和这明见性本身相矛盾的直观时,这种明见性本身才是合理的。”([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1.)那么,“我们所期望的直观”是真理标准吗?有人会期望把二乘以二等于五当直观,或期望把生物的所谓“活素”当直观。如果本质的明见性与直观矛盾,那么一定要相信直观而否定本质吗?胡塞尔不是说直观的真理性由本质保证吗?
不过,胡塞尔后来还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这种展示着合乎知性统一性的联系,便是关键之所在。”([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3.)也就是说,意识的逻辑统一才是真理标准,现象学方法(“现象学还原”、“被给予性”、“ 直观”、“我们所期望的直观”、“本质直观”、“明见性”等)都不是真理标准。但胡塞尔并没有用这个正确的方法否定那些现象学方法,也没有把逻辑统一性当成这些现象学方法的基础。而且,胡塞尔明确拒绝使用实践标准,所以“知性统一性”不包括与实践的统一。胡塞尔也不认可真理的实用性标准、简单性标准和预见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