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归纳法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7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17 | 587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们平常说的归纳法是狭义的归纳法,狭义归纳法依据的特征是可以直接观察的。例如:潮湿的物体可以导电,潮湿和导电是可直接观察的。

  逻辑实证主义把归纳法作为科学理论的主要来源,这个观点受到了广泛的批评,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1884-1962)提出建构主义的科学观,或叫猜想-演绎模型,这被认为是科学理论的主要来源。猜测又称建构,猜想-演绎模型的结论可以表示为:所有具有特征a的事物都具有特征b,但a不是这一组事物的可观察特征,而是通过猜测得知的特征。例如:苯分子具有环状结构,这种分子结构我们是看不到的,我们只能看到苯的化学特征b,包括化学性质比己烯稳定,以及观察反应物的质量得到的组成苯的各种元素的比例特点——苯分子比己烯少两个H原子。这两个可观察特性构成的集合与苯环结构是等价的,苯环就代表这两个可观察特性。

现在的科学哲学家们都认为猜测-演绎模型与归纳法完全不同,其实猜测-演绎法也是归纳,为了与人们现在理解的归纳法相区别,可以把猜测-演绎法称为广义归纳法。苯环这种我们看不到的结构a是一种抽象模型。但a与某些可观察特性的集合是等价的,因此我们可以忽略这个区别,把猜测-演绎法当作归纳法看待。这种忽略有助于我们把握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而且,任何观察经验都可能是假象,猜测或建构的内容是意识,观察经验也是意识。归纳的目的就是在意识之间建立有价值的联想。

a有时很简单,有时很复杂。其实,除了纯演绎推理之外,我们的多数理论进步都是在完善这个a。牛顿的三个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是不可直接观察的。多数概念和规律都是建构的,不可观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