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7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17 | 1007 次浏览 | 分享到:

高级生物的条件反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刺激决策和决策行为,决策(或称为选择)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变化。

定义:广义决策就是能够直接影响行为的神经系统变化,狭义决策是能够直接影响行为的意识变化。

决策是实践的前提,也可以说决策本身就是实践。决策的刺激主要来自于人的利益、观念和问题,例如:我如何挣钱?我如何帮助穷人?如何创建新的理论?简单的选择是条件反射,复杂的选择也是条件反射,任何决策的本质都是条件反射。高级动物神经系统的智能主要作用就是决策。决策使生物产生动作的输出,这些输出的作用是改变外界对主体的输入和改变主体自身的结构,使系统得以生存和进化。说话是一种行为,说话可以改变他人的意识,他人的意识决定他人对主体的输入。说什么,怎么说,也需要决策。

人的决策过程包括提出方案、评价方案和选择方案三个步骤。我们平时说的方法就是行为方案,思想方法也是行为方案。当狗听到铃声时,它面对两个方案:分泌唾液和不分泌唾液。人在决策时所提的方案有些是现成的。例如,见到野生蘑菇时,吃还是不吃就是两个现成的方案。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的创新能力逐渐增强,于是能够提出很多复杂的方案。例如,自己种植蘑菇,建立新的营销策略,建立政治制度或科学体系。由前面的定理可知,意识对物质的超越来自于想象和演绎。创新的内容需要与人的已有观念结合,与逻辑知识结合,形成符合逻辑的文化创意。

我们能直接观察的任何事物都是幸存的事物。在经验与利益之间建立正确的联想也是幸存的结果。生物最早的决策(例如在三岔路口)是随机的,生物的神经系统产生联想的功能之后,选择与利益有可能建立联系,例如左边食物多,于是向左转。这里向左转是选择,食物多是与利益有关的经验。食物多的经验与左边建立的联系是一种后天联想,食物多与肢体运动决策之间的联系是先天联想,这些联想引发向左转的决策。

食物多与左边的联想与以前的经验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明明是右转食物多,却有可能记成了左转食物多。如果联想与以前的经验相同,生物就可能获得竞争优势,于是自然选择使生物能够逐渐在选择与利益之间建立正确的联想。人类探索世界的认识活动的目的也是在经验与利益之间建立正确的联想,以便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假设作出对主体有利的预测和决策。

评价方案就是预测方案与主体利益的关系,当方案与主体利益的关系确定以后,选择方案就很容易了,所以决策过程主要是提出方案和评价方案的过程。评价方案时需要运用已有的观念进行演绎推理。狗已经形成了一个观念:有铃声就有食物,于是它预测分泌唾液的方案对自己有利。人在决策时要运用各种知识,进行演绎推理,确定每一个方案与自身的利害关系,最好是定量的预测。然后选择最优方案。演绎所用的知识来自于归纳、分析和还原。

提出方案往往也是评价方案,面对一个问题可以有很多行为,事物的种类很多,行为的种类也很多,事物与行为之间可以有很多种组合,可以建立很多对应关系。但有些行为与事物的对应一看就不可取,提出方案的过程往往就在否定那些显然不可取的方案。提出来的方案都是看来可行的、需要考虑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