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有三个含义:第一,了解某个概念的准确定义;第二,了解某件事情的原因;第三,与已有的知识建立关联,产生联想。
有时我们一听到某个词,马上会点头:“听说过。”其实并不一定完全了解其准确的意思。比如你不知道生命的定义,但你能理解什么是生命,因为你可以把这个名词同很多事物联系起来。如果某个名词从来没听说过,也无法与任何事物联系起来,就会感到很不理解。联想越多,理解越深。一般人们所说的不理解或不懂都是指不能产生联想。很多学过的知识可能确实记住了,但是你还需要从一些新的角度重新去审视,这样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看过的书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收获,主要是指每次产生新的联想。
当你离一幅画太近的时候,往往看不懂它画的是什么,离远了就容易了解它的含义了。因为离近了,看到的内容无法让你产生联想,离远了就容易产生联想了。即使你联系到的内容并不是作者的本意,你也会认为自己理解这幅画了。
动画片中的人物都是假的、死的,动画片由很多幅画组成,每一幅画上的人物都不会动,但它们连续放映,你就会觉得它们会动,活了。真的活了吗?当然不是,是你产生了联想。不管是一幅画,还是动画片,都是符号,这些符号的含义都来自联想。
定理:所有符号的含义都来自于联想。
一般的建筑都是由几根大柱子支撑,但鸟巢体育场不是这样,它有很多柱子,纵横交错。虽然好像是重复浪费、效率不高,但有独到的作用。人的意识尤其是这样,头脑里的那些常用的知识之间不像糖葫芦由一条线贯穿,而是一个网络。为什么我们母语学得好,张嘴就来,但外语就不行,背了很多遍,确实记住了,但就是不会用。因为这个单词只和一篇课文有联系,和别的内容都没关系,而母语中的词语,已经在很多场合用过。李阳说:“句子就是财富”,背的句子多了,就便于联想,用的时候,从这个词到那个词本来没什么关系,但通过拐弯抹角的关系就联想到那去了。
理解的目的不只是记忆和心理安慰,更重要的是为实践服务,为人的利益服务。当我们看到某个事物时,往往当时并不需要它,但将来可能需要它,因此希望当我们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它。于是我们就寻找与它有关的事物,希望把它与我们能控制的事物联系起来,当我们需要的时候,能够通过控制这些事物来得到它,包括得到某个具体事物和得到某个理论推导的结论。实践受理论指导,具体结论来自于抽象的理论,理解的主要含义是找到与具体事物有关的抽象理论。
对比是人的基本认识方式,联想之后就会不自觉地对想到的事物进行对比。对比的直接目的有两个:寻找共性和寻找差别。寻找共性可以加深理解,寻找共性主要依靠对比。寻找差别也是寻找共性,因为找到了差别,就说明其他内容是共性。
系统动力学的图和程序是很好的分析工具,但只看这些你很难理解,必须依靠对比。对比的方法是改变某个变量,对比这个变化前后模拟计算结果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