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从零开始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7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16 | 393 次浏览 | 分享到:

  婴儿对世界的认识基本是从零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头脑中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增多,慢慢形成一个认识体系。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从零开始,人从动物进化而来,但人从动物继承的认识能力很有限。随着人的进化,尤其是人的理性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人逐渐拥有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

  有人说,读书应该从厚读到薄,再从薄读到厚。意思是说,读书时先要抓住要点,这样书就薄了;然后在掌握要点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内容,这样书就变厚了。这种说法很有启发,但有一个错误,它混淆了主观内容与客观内容。书是客观的,在读书的过程中它的厚度不会变化,只有主观内容在变化。主观内容的变化并不是从厚变薄再变厚,而是从零开始逐渐增多的过程。一开始人对书的内容毫不知情,掌握要点以后,主观世界中关于这本书的内容就从零变到薄了,然后继续学习,主观世界的内容就从薄变厚了。

  在生物进化中一直有两个复杂系统同时进化:遗传信息系统和表型系统;在人类文化进化过程中,也一直有两个复杂系统同时进化:符号系统和人类文明。它们都经历了一个与读书类似的发展过程。整个客观世界就是一本大书,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零开始,逐渐增长,后来成为人类头脑中的一本大书。作为认识载体的符号系统从无到有,逐渐变成那些汗牛充栋的书籍、图册、音像等信息资料。

  生物刚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生物的DNA中碱基对的数量很少。后来逐渐增多,20014月公布的“人类基因组草图”包含了大约30亿个DNA片断。生物基因与生物的表型基本是同步进化的。在寒武纪物种大爆发之前,生物基因的数量缓慢增长。后来生物基因的数量迅速增多,有一个指数增长的过程,当然同时伴随着灾难带来的数量震荡。

  与此类似,人类的知识体系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早期在岩石上和象牙上的绘画以及甲骨文、楔形文等文字形式发展了几万年,后来才有了写在竹简和丝绸上的文字,识字和写字一直是少数人的独特技能。后来文字的数量缓慢增加,古埃及和中国秦汉时期都有国家和个人的大量藏书。“四库全书”等国家编辑整理的书库体现了古代社会拥有的最大的典籍规模,古代还有很多图、表、绘画和模型。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知识爆炸已经是大家熟知的事情了,包括书籍、录音、照片、录像、图纸、模型和数字信息,数量都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