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6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14 | 627 次浏览 | 分享到:

把生存当成人生的根本意义,表面看来会导致自私自利,不顾礼义廉耻,其实刚好相反,把生存当成人生的根本意义必然导致人们提倡奉献精神。自私自利无疑是维护自我利益的最直接的方法,在很多情况下也是维护自我利益最好的手段。动植物的多数行为都是自私自利的,早期人类社会中,人们的多数行为也是自私自利。但是,人类社会在不断进化,人类社会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庞大,没有政府、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人们就只能过原始的生活,社会是人类增进自身利益的必要条件。而在社会中,人们必然发现自私自利经常是破坏社会系统的根源,甚至被称为“万恶之源”。所以任何一个比较成熟的社会都极力否定自私自利,极力提倡奉献

在社会制度建立之前,社会的规则是弱肉强食,根本没有什么天赋人权。所以马克思主义相信阶级斗争理论,公正是在历史中逐渐发展的。每个人自发的是非标准都是自己的利益,而社会的道德标准并不直接是任何一个人的利益。社会的道德标准必然来自于社会成员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但又不是他们的代数和,而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斗争与妥协的结果。这个斗争与妥协的过程充分体现了道德的主观性向客观性的转化。每个人都希望维护自己的个人主义,反对他人的个人主义。维护自己的利益时往往只做不说,而反对他人的个人主义时会大肆宣扬。每个人都大张旗鼓地反对他人的个人主义,就形成了反对个人主义的社会舆论和风气。

善良的行为有感动他人的精神力量。看到善良的行为时,人们会由衷地赞扬。这种赞扬首先源于私心,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类似的帮助。其次,赞扬源于羡慕,一般人做不到的事他能做到,能得到众人的称赞,我也希望得到他人的称赞,也希望像他一样出类拔萃。赞扬可能还来自其他复杂的感情。

在一个提倡奉献的社会里,人们会发现奉献经常是实现自己长远利益和高级需要的有效手段,例如,失去金钱的同时往往会换来友情、尊敬和荣誉,甚至爱情。所以说把生存和主体利益当成人生的根本意义必然导致人们提倡奉献精神。对善良品行的赞扬形成弘扬正气的社会舆论和风气。生物的利他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的利他思想是社会选择的结果。社会道德选择的主体是每一个人,选择的根本标准是每个人的私欲,选择的结果是产生崇尚善、仁、博爱、利他的社会价值观念。

道德的社会选择原理:道德的社会选择的根本标准是每个主体的个人利益,选择的必然结果是崇尚与人为善的社会价值观念。

  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这里不研究万物,只研究人类社会。“阴”指每个人的私利,“阳”指与人为善的社会价值观念。每个人的利益互相冲突、对立统一的最后结果是崇尚仁爱。“善之为善,斯不善矣”。阴是根本,不负阴则不能抱阳。负阴必然抱阳,负阴是原因,抱阳是必然结果。只有阴阳还不够,还要“充气”。“气”是正气,在这里指社会正义的标准。对于非善非恶和且善且恶的事物需要用正义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和取舍。有了阴、阳和气,社会才能走向和谐与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