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无信不立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5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11 | 1033 次浏览 | 分享到:

  信用至少有十大功能。

1. 使主体能够运用语言改变他人的意识和行为。使用语言改变他人的意识时,如果别人相信你的话,相应地改变了意识,就是成功;不相信你的话,就是失败。如果别人相信你的话,就容易沟通协调;不相信你的话,就很难沟通协调。你说我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帮助,但别人不信,那就不会帮助你。小孩说狼来了,别人不信,不来救他,小孩就被狼吃了。主体的语言如果没有信用,就意味着他人不相信,主体就失去了通过语言改变他人意识和行为的途径。因为语言是人们改变他人意识的最高效的方法,所以一旦失信,人就失去了一个谋取自我利益的主要手段。

2. 维护权力。权力是成为契约的威信,威信是威胁的信用(见本篇第3章3.4.2)。如果领导者没有信用,就失去了权力。有信用的语言能高效地控制他人,有人说话一言九鼎。

3. 提高主体的价值。语言是主体的工具,信用是这个工具的质量。工具的质量决定工具的价值,所以语言的价值是由主体自己控制的。他人对主体而言,可以成为主体实现自我利益的工具,这是他人对主体的价值。而他人对主体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的语言有多大价值,这个人说的话总是句句在理,那我就觉得他是个人才。主体对他人的价值也往往取决于主体语言的价值。所以主体要想提高自己的价值,想让别人看得起我,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语言的质量。

4. 确保人们获得真理。他人相信主体的语言,意味着他人认为主体的语言是真理。别人的话对主体来说是一种间接认识,间接认识是否真实需要判断,判断的方法与其他真理鉴别的方法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没有人知道最终答案,我们所判定的正确答案都有可能是错误的,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知识的彼岸,只有上帝知道最终答案。而对于语言来说,有一个人知道最终答案。语言是人的工具, 是主体制造的,正常人语言的内容由主体控制。语言的客观性就是主体的主观性,主体是他自己的上帝。他人对主体语言的认识是不是真理,可以由主体控制。主体说真话,他人的认识就是真理,主体说假话,他人的认识就很难成为真理,而且他人永远无法到达知识的彼岸。每个人都要说很多话,如果某个人是诚实的,那么他人就可以得到很多真理。每个人都要听很多他人的话,如果我无法判断某个人是否诚实,那么我就失去了很多真理。

5. 使人得到安全感。信任包括对人的信任和对物质结构、社会结构的信任,这两种信任都不可缺少。当社会规则具有信用时,人们知道只要按照这些规则行动,就可以安全,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利益。而当社会规则失去信用时,人们就会感到不安,因为不管你是否按照规则行动,都有可能大祸临头。

6. 提高预测的正确性。人的决策过程是这样的:开展环境调查,确定目标;制定多种方案;对方案效果进行预测、评价、预选和优化;选取最佳的方案。预测需要一个模型,社会规则是这个模型的组成部分。如果社会规则失去信用,预测的模型就可能失效,人们就可能无法预测。

7. 维护社会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无法预测就会导致人们不作为或不积极。社会系统的维护和运行需要众人的劳动,如果大家不积极或不作为,社会系统就很难发展甚至无法维持。例如,银行生存需要信用,如果怀疑银行的信用,人们就不会去存款和贷款,或者去挤兑,银行就会破产,社会生产就会停滞。

8. 是制定和有效实施计划的前提。决策就是主体的行为意志。制定计划是一种决策,计划和其他决策的区别主要是计划的时间性。

定义:计划是主体确定的未来行为关于时间的函数。

这里的主体可以指单个主体、多个主体或社会组织。一项工作时间的改变可能要影响很多其他工作。个人计划由本人执行,组织计划要由多个组织成员执行。不落实到人,计划就容易变成一纸空文。社会组织要发挥功能,要求很多人的行为协调一致,如果组织者不能控制他人的行为,组织的很多功能就丧失了。组织成员同意执行计划,同意按照组织计划制定或改变个人计划,这就是承诺。对人的信任就是认为他人在未来某个时间会履行承诺。信用是制定和有效实施计划的前提,没有信用就无法制定和有效实施计划。计划不能实施意味着不能有效地改造组织内外系统的结构,所以,信用是改造组织内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必要条件,是组织维持高效的必要条件。

  9. 降低交易成本。如果企业信守承诺,顾客就可以减少市场调查和索赔等交易成本。经济领域以外的交易也是一样。证明一个人可信很难,证明多人可信就更难,因此群体的可信程度随这个群体人数的增加而急剧减小。例如参加高考的人数多,所以对考生就必须严加防范。因为高考的学生不可信,于是给社会增加了巨大的成本。

10. 形成信仰,使社会有序化。

定义:信仰是对重要事物的信任。

信仰是让众人执行一项大计划的条件。如果能形成一种公认的价值观,那么就形成了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相反,公认的价值观被破坏了,又没有建立起另一个公认的价值观,每个人的价值观各不相同,就会形成很多股力量,各种力量相互斗争,就不能形成合力,组织效率下降,甚至出现混乱。

  信仰包括宗教信仰和世俗信仰。宗教信仰是对各种神秘力量的崇拜,宗教理论越丰富完善,越能得到人们的信任,自身的矛盾也越容易暴露。世俗的信仰包括对祖先、名人、统治者、理论和法律等人或事物的崇拜。古代世俗的信仰总需要借助对这些事物的神化,文艺复兴和近代科技革命之后,科学和理性才成了可以完全不借助神化的世俗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