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说:“哲学上的若干基本概念是很难定义的,例如:物质、有、存在、无、非存在。这几个概念貌似简单而直观,无人不了解。但事实上,自哲学诞生以来的几千年,这几个概念始终说不清楚。一直没有公认的定义,因而历来聚讼纷纭。”(何新,2019:7)
现代物理学对于物质概念的一般定义是:物质是质量的空间分布,是某一有限质量在某一有限空间内的瞬时态分布。(何新,2019:9)这里所定义的物质显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物质。哲学意义上的物质包括一切客观存在,不仅包括有质量的物质,也包括没有质量的物质。例如光,能量,信息,结构等。从哲学上说它们都是物质,因为它们都是客观实在的。
现代物理学以抽象的能量本体消解了机械论狭义的物质概念。根据量子力学创始人波尔的观点,他认为物质在宇宙中以能量波的形式存在。这种“函数波包”发生相互作用时会“坍缩”成粒子,发生坍缩的位置是不确定的。这种定位不确定的物质能量波变,就是量子。量子力学认为,当观察者不存在时,所谓物质仅是一种虚拟的数学概念,即“函数波包”,不具备任何物质实体的特征,只能用一个波函数去描述它。(何新,2019:9)
何新没有对量子力学的物质定义进行批判。其实这个定义没有超出客观实在的范围,所以从哲学上说没有任何新意。因为函数波也是一种客观实在,它的坍缩和弥漫都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坍缩,在另一些条件下,一定不会坍缩。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表现为粒子,在另一些条件下必然表现为波。这些表现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都是异己性的表现。
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法国《百科全书》学派或叫启蒙学派)曾经断言,哲学唯物主义可以终结一切哲学和宗教问题。他们认为,物质是一切表象的载体,是客观实在。物质是不能被创造和消灭的。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存与亡,只是物质具体形态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物质是第一实体也是唯一实体。宇宙中除了物质和运动,什么也不存在。不需要假设上帝或者任何神的存在。他们认为人的生命也是物质现象以及物理的机械现象,人是机器(自动机——拉美特里语)。(何新,2019:8)
法国唯物主义者这个定义存在严重问题。首先,说“物质是不能被创造和消灭的”,这种观点不对。很多过去认为不会变化的物质都会变化。不仅所有物质的形态会变化,甚至物质本身会消失。科学家发现,当物质消失的时候,物质会变成能量,科学家认为物质与能量的总和守恒。于是物质的定义可以以物质和能量的总和为基础。但是后来这个基础也被否定了,物质是可以创造和消灭的,正反粒子相撞后会同时湮灭。而且宇宙大爆炸是创造物质的过程,宇宙大爆炸前后,物质能量的总和肯定变了。
其次,如果说宇宙中除了物质和运动什么也不存在,那么虚空是不是物质?虚空显然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说物质是客观存在,那么虚空也是物质。但虚空不能产生表象,不是表象的载体,如果物质是表象的载体,那么虚空就不能被当成物质。虚空与物质和能量的总和又有什么关系呢?虚空与物质能量之间的转化是物质的创造和消灭还是物质形式的转变呢?
第三,说物质是表象的载体,那没有表象的时候,物质存在吗?如果没有表象也有物质,那就不能用“表象的载体”来定义物质。说物质是客观实在,那什么叫客观?什么叫实在?虚空一定不实,但虚空一定存在。所谓“观”的意思是观察,就是看。看是一个动作,这个动作一定有主体,任何观察都一定是主体的观察。因此客观是以主体为前提的,没有绝对的客观。法国唯物主义者完全否定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企图摆脱主观视角定义物质,于是无法自圆其说。王东岳说:“客观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我们所说的客观世界一定是从属于主观世界的。哥德尔提出过一个不完备性定理:“任何一个足够强的一致公设系统必定是不完备的,任何相容的形式体系不能用于证明它本身的相容性。”由哥德尔定理可以推出以下定理。
定理:客观世界必定是不完备的,客观世界的相容性只能用主观事物证明;主观世界也必定是不完备的,主观世界的相容性只能用客观事物证明。
第四,如果“实在”是实际存在,那么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存在?实与虚对应,存在与不存在对应。如果虚、实、存在、不存在这些概念还没有明确,就不能随便用它们来定义物质。
总之,法国唯物主义者的这个物质定义有很多致命缺点,不能成立。
列宁提出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列著作选读· 哲学,1988:188)列宁的定义也有严重问题。
首先,列宁的定义也有“客观”和“实在”这两个悖论。其次,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被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那些不能被我们的感觉复写、摄影和反映的东西是物质吗?第三,你怎么知道物质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你知道它具有这样的性质,就说明你对它有感知。在我们的视野之外,我们无法观察到的物质真的存在吗?其实那些物质完全是我们根据已有的感觉经验进行推理想象出来的。如果否认这些物质的存在,那么我们的认识就会自相矛盾。所以承认那些物质存在完全是为了解释世界的理论需要而提出的假设,不一定是真的存在。为了解释世界的需要,人们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设,例如上帝创世,女娲造人等等,其中大部分都被推翻了。所以人的视野之外存在物质的假设也应该受到怀疑,如果不怀疑就违背了理性的原则,也违背了马克思的座右铭:怀疑一切。所以列宁的定义是错误的,列宁把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定义为物质,这种物质只能是一种需要怀疑的假设,不具有先验的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