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辩证二元主义能解决的其他哲学难题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哲学》第6章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3-10-22 | 1466 次浏览 | 分享到:

说量变一定导致质变没有错,但不是所有的质变都有价值。所以量变导致质变这个规律也不是总有价值。而且当我们需要寻找共性的时候会故意忽略很多质的差别。例如,当我们说每个人都有纳税的义务时,我们就需要忽略甚至否定40岁与50岁的差别。

同理,否定之否定规律也不是总有价值。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或认识都会否定自身,即使否定也不一定马上否定,即使马上否定,这种否定也不一定有价值。所以从否定之否定规律出发无法确认任何事物或认识应该否定自身。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这些辩证法理论只能解释世界,不能预测世界的运动变化。它们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不大。

7.解释自我悖论

因为我们的认识方式是用抽象的方法认识具体的事物,所以会产生很多问题。悖论就是由这种认识方法产生的。罗素悖论和克里特岛人悖论产生的原因都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辩证统一关系罗素企图用摩状词理论解决悖论问题,塔尔斯基企图用语言分析的真理标准解决悖论问题这些理论都不成功即使成功了,也只能解决悖论这一个问题,人的认识方法还造成了很多问题,罗素和塔尔斯基的理论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或者说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属于哲学本体论。罗素和塔尔斯基等人企图用语言分析代替哲学的本体论,这种企图不可能成功。

理发师说:“我不给那些自己刮脸的人刮脸。”例如有一个人叫张三,他在家自己给自己刮脸了,那么张三到理发店来,理发师会拒绝给他刮脸。但是理发师是否应该拒绝给自己刮脸呢?如果他拒绝给自己刮脸,那么理发师就与张三不同,理发师就不应该拒绝给他刮脸。但是如果他不拒绝给自己刮脸,那么当他给自己刮脸之后,他就像张三一样了,理发师应该拒绝给他刮脸。于是如果前提是应该拒绝,那么推出的结论就是不应该拒绝;如果前提是不应该拒绝,推出的结论就是应该拒绝,总是推论出与前提相反的结论。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互相包含的。张三是理发师的顾客,也就是一个客体。当理发师给自己刮脸的时候,做为一个被刮脸的人,理发师和张三一样也是一个客体。同时,在给张三刮脸时,理发师是主体。在给自己刮脸时,理发师也是主体。也就是说,理发师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辩证二元主义世界观认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互相包含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真子集,同时客观世界又是主观世界的真子集。主观世界外面有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外面又有主观世界,层层嵌套,无限循环。

当理发师给自己刮脸的时候,他刮脸的动作是一个客观事实,属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在主观世界里面,是主观世界的真子集。主观世界里有态度、意志和决策,这个决策可以是“我不给自己刮脸”。当这个决策出现之后,它就作为主观世界的内容出现了。然后因为主观世界从属于客观世界,所以这个决策是一个事实,从属于客观世界。然后客观世界在主观世界里面,主观世界包括理发师的思想、意志和经验,理发师看到自己的这个事实后,因为没有给自己刮脸,于是应该给这个人刮脸,这样就产生了与前面相反的决策。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层层嵌套当中,每向外扩大一层就出现一个与上一层相反的决策。第一层是“我给自己刮脸”,第二层是“我不给自己刮脸”,第三层是“我给自己刮脸”,第四层是“我不给自己刮脸”。就这样由于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层层嵌套产生了两个相反的决策的不断循环。

主体与客体层层嵌套,无限循环是普遍存在的规律,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遵守这个规律。罗素悖论是其中的一个具体事例,所以这种悖论的出现是必然的,不需要大惊小怪。消除这种悖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种悖论不是错误,像日出日落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因为人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必须戴上有色眼镜,所以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互相包含的辩证关系无法改变。我们喜欢形式逻辑,不喜欢辩证逻辑,但我们不喜欢也必须接受,只能适应。辩证的世界观是最完整的世界观,科学提供的符合形式逻辑的世界观是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