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哲学革命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哲学》第6章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3-10-20 | 1660 次浏览 | 分享到:

1.太极进化主义的使命

近几十年来,哲学发展停滞。于是霍金等人认为,哲学已经死了,哲学家已经没有能力发展出任何有价值的“描述宇宙为何物的理论”,因为这些任务都已经提交给实证科学了。国内有些学者说:“现在还有很多的哲学研究者正在试图建立自己的体系,这也无疑是在开历史的倒车,留下的只怕都是一些思想垃圾而已。”这话说的太早了。科学家所描述的客观世界并不完整,他们描述的客观世界永远只能是他们头脑中的客观世界。只有哲学家才能提供真正完整的世界观。

2004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哲学大会”,2011年11月在海南举行了“中国哲学论坛”,哲人们均达成了构建“中国哲学创新体系”的共识。南通大学俞明三教授指出:“这期间,国家领导重视,哲学界阵势显赫,紧锣密鼓,呐喊不断,可就是一直在说怎样做,如何做,听到的只是脚步声,却看不到公认的新时代哲学体系的亮相。”

最珍贵的是思想,不是艺术品。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悦迪教授说:“中国哲学是中国的脊梁,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文化,西方人会因为你有钱尊敬你,但不会因为你的文化尊敬你。”1949年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改革开放后中国迅速富裕起来了,进入21世纪中国逐渐强大起来,走向全面伟大复兴。中国的复兴不仅有经济、政治、军事领域的复兴,也必然包括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其中哲学的复兴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近二三十年西方哲学衰落,为中国哲学复兴提供了历史机遇,也赋予中国哲学崇高的历史使命。李泽厚提出中国哲学出场论,他认为现在中国大哲学家应该到世界上登场。

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些中国的哲学工作者提出了创新的哲学理论,站到了世界哲学发展的前列。太极进化主义是这些哲学创新理论之一。太极进化主义当中有很多理论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当中有些意义重大,甚至可以说对于哲学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太极进化主义的使命是引领一场哲学革命,这将是一场从基础到主体,从内容体系到表达方式的完整意义上的哲学革命。这一节把太极进化主义哲学当中比较重大的理论成果梳理一下

 

2.哲学的四个基本问题

太极进化主义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哲学当中有价值的成分,系统地批判了各种传统哲学的错误,包括传统的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等。太极进化主义创建的新的哲学体系是对这些传统哲学理论的超越。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太极进化主义系统地解决了以下四个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

太极进化主义解释了到底什么是哲学,认为哲学是最抽象的理论,具有假大空的属性。哲学不能解决具体的科学问题,哲学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最完整的世界观和最理性的信仰,并提供价值的最终标准和真理的最终标准。

2)什么是本原

本原的问题争论了几千年,但到底什么是本原,一直没搞清楚,以至于后现代主义主张取消本原。太极进化主义认为本原不是世界的来源,世界的来源是一个物理学问题,世界的本原是哲学问题。世界的本原是对世界的最抽象的认识,也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科学的世界观不完整,只有哲学的本体论能够提供最完整的世界观。科学的世界观价值有限,哲学的世界观的价值更大。

3)认识的本质

太极进化主义哲学彻底剖析了认识的本质,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仿真和逻辑构造的创新,是复杂有序的条件反射的中间环节。认识的最终目的不是客观地认识世界,而是为实践服务。所以真理的最终标准不是客观真实,而是有用,即有价值。

4彻底的实用主义

太极进化主义把个人主义、人本主义和进化主义当成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价值学说,而且把实用主义原则贯彻到底。不仅贯彻到所有的实践当中,而且贯彻到所有的科学和哲学理论当中,贯彻到认识论和本体论当中,认为真理标准是价值标准的推论。

3.超越传统哲学

3.1对传统哲学理论的准确描述

哲学两千多年来一直在打一场乱仗,连各派理论的主张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各派理论对自己立场的描述往往不准确,攻击对手时对于对手的描述也不准确。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主观世界是本原,客观世界在主观世界里面。但他们没有看到主观世界也在客观世界里面。

 

1 主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1是本原,主观世界在客观世界里面。但他们没有看到客观世界2在主观世界里面,客观世界1中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客观世界2和主观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道理是本原,他们所说的道理是客观世界的道理,他们与唯物主义一样认为客观世界大于主观世界。但他们忽略了一点:我们所想所说的道理是人的思想产品,思想产品是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即使我们承认主观世界外面有客观存在的道理,这些道理也没有价值,它们既不是认识的直接来源,也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客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区别在于:客观唯心主义认为道理生事物,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生道理或事物与道理并列。

 

图2 传统二元论和辩证二元主义

传统二元论认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都是本原,它们是相互并列的,不知道它们有相互包含的关系。辩证二元主义认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相互包含,层层嵌套,无限循环的关系。

哲学本体论只有四种: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二元主义。其他所有哲学都属于这四种或由它们衍生。佛教理论当中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客观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不彻底的理论,是机械唯物主义与辩证二元主义的混合体。其他多数哲学家的理论也大多是不彻底的,是多种理论的混合体。

对于错误的理论需要批判,但哲学需要有开放性,同时也不能太开放。牛顿定理是否应该有开放性呢?谁都可以对牛顿定理发表不同意见,但教科书上的牛顿定理不能随便改。哲学也是一样,如果大家确认了某种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就不能随便改,它的开放性就没了。哲学理论是有用的高级理性,不是拿来娱乐的。

在人类的DNA中有很多垃圾DNA,占90%以上。这些垃圾DNA不能指导合成蛋白质。但有时垃圾DNA经过变异之后可以变成有用的DNA,而且人类进化的主要途径就是由垃圾DNA产生有用DNA。

刚才说牛顿定理没有开放性,这个结论对于多数应用场合都是正确的。但牛顿定理也有局限,需要发展。相对论提出来之后,证明牛顿定理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近似结论。怎样才能发现牛顿定理的局限呢?必须有开放性,以前认为似乎很荒唐的一些意见可能是正确的。就像垃圾DNA一样可能有价值。哲学也是一样,确定的结论在多数应用场合不能有开放性,但哲学要发展就必须有开放性。错误的理论需要批判,但批判别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而不能完全抛弃错误的理论。

3.2超越唯物主义

辩证二元主义对于唯物主义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唯物主义总是把客观性当作理论的根本原则,但唯物主义没有找到客观性的真正来源。辩证二元主义找到了客观性的真正来源,这个来源就是异己性。异己性是认识的主观属性,客观世界本身不完备,客观性的最终来源只能是主观性,客观世界是主观世界的一部分。

2)唯物主义总把认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作为科学和哲学的最终目标,唯心主义认为客观世界不可知。辩证二元主义继承了唯心主义的观点,又作了修正,指出客观世界存而不可述。客观世界可以被谈论,但不能被描述,我们所描述的客观世界其实是我们头脑中的客观世界2。对客观世界本身的描述不仅没有价值,而且会导致思想混乱。客观世界的因果律和各种规律也都是存而不可述,我们描述的因果律都是我们头脑中的因果律。西方哲学家大多是唯心主义者,但他们当中很多人总想给认识找到客观依据。他们也不懂得认识的本质是复杂的条件反射,认识的方法是仿真或逻辑构造的创新。

3)唯物主义把认识客观世界当成最终目的,辩证二元主义指出认识客观世界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手段。认识世界的目的是获取价值,获取价值包括维护人的利益和推动世界进化。改造世界是获取价值的方法。马克思把改造世界作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有道理的,接近于实用主义,但还不准确。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马克思主义对于客观规律的崇拜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辩证二元主义对此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谁的手里都没有客观规律,人不可能完全按客观规律办事,我们所说的客观规律都是我们头脑中的客观规律,客观世界本身的客观规律存而不可述。

3.3超越主观唯心主义

辩证二元主义对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主观世界之外的客观世界不存在,辩证二元主义认为这种观点完全不能成立。他们不懂得人的意识必然具有异己性,客观世界是异己性的来源。世界的本原有两个,而不是一个。

2)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世界不可知,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他们不知道认识世界是有价值的,认识世界的努力可以有成果。他们也不懂得认识的本质是复杂的条件反射,认识的方法是仿真或逻辑构造的创新。

3)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都是独断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他们不知道这些独断论是有价值的。客观世界存而不可述,但对于世界的认识可以有成果,包括对具体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对抽象的道理的认识。人类需要对于道理和本质的认识,只不过客观唯心主义错把客观世界2的道理当成客观世界1的道理。只要修正了这个错误就可以把客观唯心主义发展为新本质主义。

4)主观唯心主义把意识作为本原是对的,对意识的内容有丰富的论述,但这些论述很混乱,没有说清楚意识的内容到底有哪些。辩证二元主义明确指出主观世界包括心、性、情、意和思想产品。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当中有些人把意当本原,例如尼采和叔本华,有些人把情当本原,例如克尔凯郭尔,有人把性当本原,例如弗洛伊德。他们的论述都不全面。

3.4超越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二元主义对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辩证二元主义认为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道理,还有各种关系。客观唯心主义只把抽象的道理当成本原,认为具体的事物是虚假的,人的意识也是虚假的。

2)客观唯心主义试图描述客观世界的道理,辩证二元主义认为客观世界的道理没有价值,它们既不是认识的来源,也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们所描述的道理都是主观世界的道理。

3)客观唯心主义都是独断论,主观唯心主义批判了独断论,但不懂得独断论的价值。辩证二元主义不仅批判独断论,而且承认它的价值,并将其发展为新本质主义。

4)客观唯心主义把抽象的道理当成唯一神圣的东西,把追求客观真实当成认识的最终原则。他们不知道人类认识道理的目的是什么。认识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有价值的认识,具有预见性、简单性和、广泛性的共性和规律最有价值。

5)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世界的道理是永恒不变的,只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才是真实的,流变的东西都是虚假的。辩证二元主义认为主观世界也有稳定不变的内容,除了规律和共性之外,精神、气节、血性、文化等可以千年不朽。变化的东西也可以是真实的。

3.5超越传统辩证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刘立群研究员在《辩证法的局限与误区》一文中指出了传统辩证法的问题:所讨论的内容虽然并非无道理,一无可取,但是总的说来道理相当勉强、简单、似是而非,甚至有人说,辩证法就是变戏法,有关辩证法的那些论述实际上也都相当空洞、机械、简单化,在实践中陷入极大的误区和混乱。讲空话,套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真正的共同标准和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辩证法确实离诡辩相差不远,甚至大体相同。太极进化主义对于传统辩证法的超越包括以下内容。

1)指出辩证法的本质不是客观世界1的内容,而是客观世界2的内容。辩证法是人用有色眼镜看出来的,是人的思维方式的产物。

2)指出辩证法的价值是解释世界和理解世界,辩证法的预见性很差,所以对于实践的价值不大。

3)把辩证法贯彻到本体论当中,认为物质与意识之间是互相包含的辩证统一关系。辩证二元主义理论与中国古代的阴阳理论相似,但也有很大区别。阴阳理论对阴阳的理解都是指客观世界中性质相反的事物,如日月,男女,冬夏等,从来没有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当成阴阳。

4)丰富了矛盾对立统一关系的种类,从三种增加到七种。

5)揭示各种矛盾范畴的本质,包括有与无,本质与现象,整体与部分,形式与内容偶然性与必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决定性与自由意志等。

6)解释罗素悖论。

对于辩证法和辩证逻辑的论述详见本书第6章第6节,第8章第3节,以及《太极进化主义》第1篇第5章。

4.与以往二元论的区别

4.1两个本原如何并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认为本原只有一个,唯物主义完全否定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完全否定唯物主义,水火不容。只有跳出一个本原的窠臼,同时承认两个本原,才可能终结这场千年之争。承认两个本原还不够,还要说清楚为什么两个本原可以同时并存,如何并存。这个问题涉及到整个哲学体系的方方面面。辩证二元主义不仅把辩证统一的思想运用到两个本原的关系上,而且把两个本原的辩证关系运用到新哲学理论的方方面面,从理解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认识的本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抽象事物的本质,到物质的主观性,辩证关系的种类等等。只有这种对哲学理论的全方位创新才能支撑新的二元论。

太极进化主义提出的辩证二元主义世界观认为,主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真子集,同时客观世界也是主观世界的真子集。其中,主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真子集这个观点与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相同的,但唯物主义者不会同意客观世界也是主观世界的真子集,这符合主观唯心主义和佛教的思想。佛教认为:万法唯心造、唯识所变、唯识所现。辩证二元主义的世界观可以把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像珍珠一样一颗颗串联起来,集其大成。贝克莱,斯宾诺莎,康德,叔本华,王阳明,老子,庄子,牟宗三等哲学家的猜想和理念都可以圆融通透,殊途同归,但和而不同。

4.2两道鸿沟

哲学理论讨论两道鸿沟,一个是现实的世界与理念世界的鸿沟,也就是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道理的鸿沟,第二个是认识与物自体之间的鸿沟。很多哲学家想弥合、消解或者否定这两道鸿沟,把两个世界的统一当成目的,这些努力都不可能成功。

黑格尔说:“必须通过思维去克服这一对立,这就意味着把握统一”(黑格尔,1978:7)。近代哲学的“全部兴趣仅仅在于和解这一对立,把握住最高的和解,也就是说,把握住最抽象的两极之间的和解。这种最高的分裂,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一种最抽象的对立;要掌握的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和解。”(黑格尔,1978:6)黑格尔不知道这种对立正是人们所需要的,他不了解这种对立的真正含义和价值。

太极进化主义认为,人需要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它们与具体事物的鸿沟不需要弥合、消解或否定。这个鸿沟的存在意味着认识的升华,这种认识的升华能满足人的需要,让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在这一点上太极进化主义与传统哲学完全不同。

第二道鸿沟是由人的认识能力决定的,是人无法改变的宿命。太极进化主义认为物自体存而不可述。物自体作为认识的对象在鸿沟的彼岸,不可描述,也没必要描述。因为这种描述没有价值。我们只要描述我们头脑中的物质就可以了,只有我们头脑中的物质能影响我们的决策,因而有价值。我们头脑中的物质与我们之间没有鸿沟。从这个意义上说,太极进化主义消解了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鸿沟。

4.3辩证三元主义

辩证二元主义认为客观世界中有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道理,主观世界中有心、性、情、意和思想产品,思想产品中包括对事物道理的认识。如果说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是一元,客观世界的抽象道理是一元,主观世界是一元,那么辩证二元主义也可以称为辩证三元主义。

以往的一元论哲学当中,王充和拉美特利等唯物主义者认为具体的事物是本原,而抽象的道理和主观世界都不是本原。甚至有些唯物主义者只谈物,不谈事,也就是只把质料当本原,不把运动变化当本原。老子和柏拉图等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客观世界中抽象的道理是本原,具体的事物和主观世界都不是本原。主观唯心主义者当中贝克莱把主观世界中的心当成本原,尼采把主观世界中的意当成本原,克尔凯郭尔把情当成本原。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的性(本性、利益、需要)当成本原。主观唯心主义者都认为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和道理不是本原。

以往的二元论哲学当中,朱熹等人把理和气当成本原。朱熹所说的理就是客观世界当中抽象的道理,气就是客观世界中具体的事物。朱熹认为主观事物不是本原。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古代哲学家的二元论也和朱熹一样是把客观世界的抽象道理和具体事物当成本原,而没有把主观世界当成本原。笛卡尔和康德的二元论把心和物当成本原,这里说的心是指主观世界,物是客观世界中具体的事物,他们不认为客观世界中抽象的道理是本原。黑格尔把客观世界的精神和人的精神当成本原。客观世界的精神就是客观的道理或简称为理,人的精神就是主观世界。黑格尔把理和心当成本原,认为物不是本原。所以说这些二元论都少了一元。朱熹和亚里士多德都是理气二元论,或叫理物二元论,缺少了心。笛卡尔和康德是心物二元论,或叫心气二元论,缺少了理。黑格尔是理心二元论,否定了物。

 

图3.以往的二元论

可见,以往的这些哲学都有缺陷,只有辩证二元主义把客观世界中的事、物、道、理、关系以及主观世界中的心、性、情、意、思想产品都当成本原。

马克思主义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可见马克思主义把规律当成物质的一种属性,而没有把规律当成本原。但马克思主义把规律看得很重要,地位高于物质的其他属性,所以从这点上说马克思主义接近于理气二元论。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所以接近于心物二元论。综合起来看,马克思主义接近于心理气三元论。马克思主义也讲辩证关系,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最接近辩证三元主义或辩证二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