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观察能力是很有限的,这种有限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时间上的有限性。我们出生之前的事情我们无法直接观察,未来的事情也无法观察。
第二,空间上的有限性。宇宙很大,我们能观察的范围只是沧海一粟。地球很大,有很多大海,在陆地上我们能走到的地方很有限。现代通讯工具可以扩大我们的眼界,前提是有人带着摄像机等设备到达那里。很多地方没人去,或者不想去,不想拍摄。
第三,人的精力有限。网上有很多视频,我们不可能都看,很多书我们没时间看。在我们有能力观察的内容当中,我们实际的观察是挂一漏万。
第四,感觉器官的能力有限。可见光以外的波段我们无法直接观察,我们的听觉、嗅觉和触觉都很差。科学家发明的测量仪器再先进,测量范围也不能无限扩展。海森堡不确定性定理说明微观粒子的速度和位置不能同时准确测量。他人的意识无法直接观察,知人知面不知心,这是多数社会矛盾,包括离婚率高的主要原因。阿罗不可能定理说明不可能通过投票方式完全了解多数人的意愿。
第五,人的观察权力有限。每个人都有隐私,我们无权观察。有人想搞阴谋,于是制造很多假象。
在观察范围之内的世界,我们的认识也有很多错误和不准确。对于观察范围之外的世界,我们只能依靠推理去了解。那么我们的推理对不对呢,需要证明。有些过去不能直接观察的事物,现在可以观察了,于是过去的推理可以被证明。对于现在仍然不能直接观察的事物,只能依靠推理去证明推理。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说明,我们永远不能发现一个万能的公理系统去证明一切真理。
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只能去客观地认识它,而不能去主观地设想它的样子。那么,客观世界是什么样呢?过去人们相信物质不灭,后来发现正反粒子可以湮灭;科学家说宇宙来自一次大爆炸,但有人说宇宙曾有过多次大爆炸;有人相信人性本善,但总有人发动战争,热衷于杀人。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无法在时空上追踪量子对象,所以量子对象是不可能被完全认识的。
那么,客观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呢?唯物主义者说,现在还不能准确地描述,认识要不断发展。这叫永远的明天。常宝华说过一个相声,他说:“我请你吃饭。”报了一大堆菜名。“什么时候吃呢?”“明天,明天,永远的明天!”
以后还会出现很多关于世界的说法。唯物主义现在所能展示给我们的客观世界只不过是现在的主观认识,而真正的客观世界对于现实的人们来说是不可能完全认识的。想认识真正的客观世界,必须等到永远的明天。那么我们应该等候明天,还是应该活在当下呢?唯物主义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的客观世界都是指这个不可知的客观世界。
对于现实中的我们来说,既然一个不可知的客观世界没有多少确定的内容,那么它基本上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一种观念,人持这种信仰而不能持那种信仰的唯一原因在于,主体认为这种信仰对人有利,那种信仰对人有害。唯物主义对人的益处在于,人相信世界客观存在,可以解释经验的异己性的来源,会持严谨的态度,不断积极探索、追求,为人类谋取更大利益。
所以,唯物主义这种信仰来自于人的利益。离开人的利益,唯物主义就没有意义了。如果另外一种信仰也能产生同样的益处,那么唯物主义就没有优势了。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判定标准是事物引起人的舒适、兴奋或痛苦的感觉,这些感觉是主观的意识,因此把人的需要作为判定标准符合主观唯心主义。所以唯物主义的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知识充满了矛盾、无法解答的问题和文化偏见。福柯说:“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认为,不存在什么真实事物,存在的只是语言。”([美]布莱恩·雷诺.福柯十讲[M].韩泰伦编译.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56.)
福柯在《临床医学的诞生》中描述了古典医学向现代医学的结构性转变。一般医学史书上把医学的这种演变说成是不断地更客观、更准确地把握疾病的“真相”的进步。但是福柯指出,这种历史描述是一种虚假的神话。至少在临床医学诞生前一个世纪就有尸体解剖,而临床医生对这种知识不感兴趣。现代临床医学“不过是在文法上对疾病的重新组织,使可见物与不可见物的界限遵循着新的范式;疾病背后的隐蔽世界——其实就是疾病本身——暴露在语言之光下。”(Michel Foucault.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An Archaeology of Medical Perception.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A.M.Sheridan.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 2003:195.)
福柯的理论似乎代表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反叛,有人说是对科学的毁灭性批判,其实福柯只是从医学发展史这样一个特殊的角度再一次验证了休谟和康德等人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而已,要说反叛也只是对欧洲大陆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传统的反叛。福柯没有说明什么叫“疾病背后的隐蔽世界暴露在语言之光下”,其实这种暴露就是实用,即治愈率提高。实用是真理的最终标准。真正具有毁灭性的是实用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取代。福柯没有指出问题的本质,没有对本体论作系统的阐述,这代表了后现代主义的局限性。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是物质,都是客观的存在,但我们经常发现自己会受骗。明明手里拿的是真币,不知什么时候被小贩调了包;明明看见魔术师扣下一张红桃A,翻开却变成了黑桃A; 明明可以确认某嫌疑犯杀了人,十年以后真凶却现身了。
为什么我们会受骗呢?就是因为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是物质,都是客观的存在。“我手中的纸币是真币”,这是我的主观意识,不一定是客观实在,我的认识是否正确需要检验。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而不是习惯性地把手中的纸币当真币,那就不容易受骗。
马克思告诉我们要怀疑一切,所以我们必须对常识进行改造,把所有的物质都改变成意识,把所有客观存在都改成主观存在。当然,这样改了以后很麻烦,我们需要处处谨小慎微。年轻人会不以为然,见多识广的人会说:本该如此。人生如战场,骄兵必败,不能太自信,做人做事就要兢兢业业,如履薄冰。
人类现在的认识水平已经很高了,很多常识都已经被反复改造过了,我们可以认为多数常识是可信的,在日常生活中不必怀疑一切。怀疑一切是有代价的,我们不可能反复检验每一件事。但相信常识也是有代价的,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受骗。很多科学发现都是对常识的突破,很多企业的成功都是对习惯性思维的突破。所以怀疑一切,把一切存在当成主观的存在,而不是客观的存在,这种做法永远是正确的,但往往是不经济的。经济的作法是,比较怀疑常识的代价和相信常识的代价的大小,两害相比取其轻。
我看到面前有张桌子,我就说:“我面前有张桌子”。但正确的说法是:“我看到面前有张桌子,我经过检验(摸、推、敲),认定这个认识的可信度很大。”在你提到每一个物体的存在或叙述每一个事件之前,都至少要加上三个字:“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省略这三个字,只说面前有张桌子。但如果你到家具商店买东西,就不能太省略,你看到的高档桌子不一定真是高档的。我们平常说话总要谈到周围的事物,我们所说的都是简略的说法。
我们所想所说的所有的存在都是意识。意识是一种物质,是高级神经系统的功能。意识包括认识、情感和决策等。其中,认识具有异己性,即不以主体的意识为转移。其他意识不具有异己性,主体可以随意改变这些意识。
定义:认识是具有异己性的意识。
物质有两种,一种是在我们意识之外的真实的物质,另一种是我们所想所说的物质。判断这两种物质是否相同往往要等到永远的明天。我们所想所说的物质是一种认识,是稳定的若干意识的具体的组合体(逻辑结构)。下文所提到的物质都是指我们所想所说的物质,真实的物质可称为物自体或自在之物。物质与意识是互相包含的辩证关系。
定义:物自体(自在之物)是意识之外的真实的存在。
过去主观唯心主义之所以遭到唯物主义的激烈批判,主要是因为没有分清我们所想所说的物质与物自体。物自体是经验的来源,但当我们谈到物质的各种属性(例如,食物是否有毒,人生什么病,是好人坏人等)时,我们所想所说的物质不一定是物自体。所有的物质都是意识的组合体,但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这种意识首先要稳定,稳定性是一种异己性。其次,物质都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意识与物质的区别在于,意识是抽象的或单纯的,不是具体的组合体。
存在包括物质和意识,物质是意识,意识也是意识,因此所有的存在都是意识。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说:对于物质和意识“这两个根本概念,除了指出它们之中哪一个是第一性的,实际上不可能下别的定义。”(列宁选集第二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1960:146.)列宁说的不对,存在可以有定义,因为存在有一个上位概念,即意识。同时存在又是意识的上位概念,它们之间是相互包含的辩证关系。
定义:存在是具有某种属性的认识对象。
存在一定具有某种属性,不存在也是认识的对象,但不具有任何属性。所有的存在和不存在都是认识的对象。
认识的对象也是意识,主体将意识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主体和客体,认识的客体就是认识的对象。认识的主体也是意识,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互相包含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