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门尼德说:“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1.)这句话似乎无懈可击,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偷换概念的文字游戏。
世界上只有两种存在:物质的存在和意识的存在,或者说客观的存在和主观的存在。物质的存在一定存在,一定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意识的存在就完全不同了。人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意识是人的一部分,所以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意识就是物质,是客观存在。但是意识不一定能当成与某些物质对应的东西。例如,上帝和各种艺术形象只是意识,没有与其对应的真实客体。
人需要认识客观世界,人的认识需要客观化,认识要尽可能与物质一致。于是人的意识包括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与客观世界一致、基本一致或有对应物的意识;第二部分是与客观世界差异很大或没有对应物的意识。如果说意识一定存在,就容易产生误解,似乎意识的这两部分都与客观世界一致。
例如,我说“桌子”,这是我心里想的,然后说出来,客观世界里的确有一种东西和我想的一样。我说“中国很大”,这是我的一个观念,在客观世界里有一个事实与此对应。但如果我说“孙悟空”,那么客观世界里真的有一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吗?如果我说你的钱也是我的钱,那么你的钱真的就能变成我的钱吗?所以,是可以不是,存在可以不存在。
另一方面,不存在者可以存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东西可以以意识的方式存在。孙悟空可以以意识的方式存在,对他人钱财的欲望可以以意识的方式存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而且贯穿在哲学的几乎所有论题当中。
无(缺场、不存在)是一种意识。人只能对有产生感觉经验,不会对无产生感觉经验。当某个事物的有消失以后,人面对无的时候不会产生感觉经验,但会联想起过去的经验。这两个经验对比以后才有了无的概念。无不仅是实体的无,还有事件的无、属性的无和规律的无。
存在包括物质和意识。不存在就是无,不存在是一种意识,所以不存在也是一种存在。无不是物质,但具有绝对的客观性。所以并不是只有物质才具有绝对的客观性。所有的存在都是意识,但不同的意识的客观性不同。有些绝对客观,有些绝对主观,其他意识居于两极之间。我们一般认为物质具有绝对客观性,但从对无的分析可以看到,具有绝对客观性的意识并不都与物质相同或对应。
定理:具有绝对客观性的意识并不都与物质相同或对应。
巴门尼德说“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他的意思其实是说意识一定客观存在。巴门尼德说:“不存在者你是不能认识(这当然办不到),也不能说出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1.)孙悟空不存在,但我们可以认识,也可以说出。我们可以认识和说出不存在的东西,巴门尼德说不能,那么能认识和能说的就都是存在的,即意识一定客观存在。巴门尼德是客观唯心主义的鼻祖。
如果我们认可了巴门尼德这句话,那么会推出哪些结论呢?首先,上帝是一种存在,因为我们谈到它了,想到它了,于是它不可能不存在,后来的很多经院哲学家都是这样论证上帝存在的。然后,所有巴门尼德希望我们相信的东西都一定存在,所有的神话都一定存在,所有的理念一定存在,所有宗教教义都一定存在,所有统治阶级强加给被统治阶级的信条都一定存在,所有的谎言都有了存在的依据。那么还有什么不存在吗?应该没有了,因为所有的存在都不能不存在。但巴门尼德一定会说,有些存在不存在,至少他的敌人的理论一定不存在;教皇会说,异教的理论一定不存在;国王会说,下等人犯上的理由一定不存在。
上面的分析说明了巴门尼德的这句话的危害。可能巴门尼德没有看到这种危害,也有可能他看到了,但仍然这样说,目的是为了推行自己的理论。可以肯定的是,很多哲学家没有看到这种危害,盲目轻信了巴门尼德的话。有些哲学家虽然不相信或没有受这句话的影响,但仍然不自觉地犯了这样的错误,认为一切意识都是客观的存在,于是滑向客观唯心主义。柏拉图认为理念一定存在,黑格尔认为理性一定存在,马克思认为客观规律一定存在。
黑格尔把客观唯心主义发展到了极端。他荒唐到闭起眼睛不看现实的程度,把现实的说成可能的,可有可无的。黑格尔说:“错误、罪恶以及一切坏东西不配享受现实的美名,只是一个可能的存在,亦即可有可无的东西。”“那些不正当不合理想的社会状况、典章制度,只不过是现实性的浅显外在的方面而已。”(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版:44-45.)黑格尔所说的理性是神的理论,不是人的理论。黑格尔完全脱离经验,完全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现实的人们不能像黑格尔一样完全生活在理性当中,现实生活永远是从实践经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的反馈过程。这个负反馈的吸引子是人的利益最大化。
黑格尔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2版:43.)黑格尔把理性和现实混为一谈,这是他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体现。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有正确的成分,也有错误的成分。理论分为实证理论和规范理论两种,现实的东西应该符合实证理论,如果不符合,不是现实的东西有问题,一定是理论有问题。只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从理性的客观状态和整体来看,理性的东西不一定是现实的,应该说,理性的东西与现实永远有差别。认识的过程就是让实证理论逐渐接近现实。另一方面,现实的东西并不都是合乎理性的。由于认识的局限导致现实的东西不符合实证理论,同时现实的东西也不一定符合规范理论,而且是经常不符合规范理论。所以我们才需要去改造世界,让现实的东西越来越多地符合规范理论。
在《海德格尔论尼采》一书中,海德格尔说:“尼采在谈到‘存在’时,他总是在柏拉图的意义上来理解的。甚至在颠倒了柏拉图主义之后亦如此。”“如果多个物体外观相似,被看作一类,那么“外观之‘一’不仅是数量上的一,而且更重要的是同一之一,它是无论附属之物千变万化而永在的一,是使有其一致性的一。在外观中,无论它是什么,我们遭遇之物总是‘是’,自我显示。因而在柏拉图主义看来,永恒性属于‘存在’。所有暂时的处于流变中的东西没有存在。因此在柏拉图主义看来,‘存在’总是与‘生成’和变化完全对立的。相反,现在我们习惯于将变化与生成的东西看作‘真实’与真正的存在。”([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论尼采[M].余虹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170.)
太极进化主义认识论是彻底的唯名论,与柏拉图、海德格尔和尼采等人的唯实论完全对立。唯名论认为只有处于流变中的东西才是客观存在的,那些直接可见的“多”是客观的。与“多”相对的“一”,海德格尔所说的“使有其一致性的一”完全是人头脑中的意识,是人看到很多桌子之后,为了简化而在头脑中创造的桌子的代表,桌子的模型。这个代表在客观世界中根本不存在,只是与真实的桌子相似而已。而且每个人头脑中的模型可能都不一样。海德格尔和柏拉图所说的那个永恒的、真实的“一”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理念,其实都是他们自己创造的,与别人的不一样。
利希滕贝格说:“大自然母亲不创造种类,它创造个体。”(弗里德里希·克拉默著.混沌与秩序——生物系统的复杂结构[M].柯志阳,吴彤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7.)我们所说的共性和规律都是主观臆造的,所谓客观规律根本不存在。客观规律即使存在也不可知,与不存在等效。说“世界是我的表象”是错误的,但是说“理念和客观规律是我的表象”就对了。
上面海德格尔所叙述的尼采的观点基本就是海德格尔自己的观点,他们都是客观唯心主义者。海德格尔说:“桌子制造者也能制造外形吗?不,因为工匠绝不制造理式本身。他怎能用斧头、锯子以及刨子制造一个理式。”([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论尼采[M].余虹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171.)唯名论认为工匠的确不能用斧头制造理式,但工匠可以用头脑制造理式,否则理式从哪来呢?只能从上帝那儿来。工匠怎样才能创新呢?是不是每次都要向上帝请教呢?只有唯实论者才需要向上帝请教,唯名论者相信人有巨大的创造力,可以在头脑中创造各种新奇的理式,然后选择一个,画出蓝图,再制造产品。
客观唯心主义把意识创造的假的东西当成真实存在的东西,黑格尔的《逻辑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这样的长篇巨著都是在编织皇帝的新衣。他们把皇帝的新衣描绘得天花乱坠、无限美好,连自己都被忽悠得深信不疑。唯物主义说的物质也是假的,但有实践意义,而且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而客观唯心主义者的大忽悠很少有实践意义,无论是黑格尔还是海德格尔,他们编织的新衣总是放在博物馆里,从来都穿不到人们身上。
作为客观存在的原因与结果是不一定有先后的,如果直线a与直线b平行且都与另一条直线相交,则同位角相等。这里的原因和结果是同时存在的。几乎所有数学、几何和逻辑学的推理都没有时间上的先后。作为意识的原因和结果有先后关系。但休谟认为所有的原因与结果都是先后关系,其他很多主观唯心主义者也都这样认为。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一切都是意识,那么原因与结果也都是意识。原因与结果的先后关系自然是作为意识的先后关系,不能由此推出作为客观存在的原因与结果之间有先后关系。在这个问题上主观唯心主义者都不自觉地滑向客观唯心主义了。
实用主义的创始人皮尔斯对于存在的叙述完全背离实用主义,把抽象的存在当成客观真实的存在,而不只是有用的意识。皮尔斯说:“我认为有三种存在模式:实在的、质的可能性的存在,实际事实的存在,以及那种支配未来事实之法则的存在。”“但唯名论者会说:‘这种一般规则无非只是一个词或几个词而已!’对此,我回答到:‘从来没有人妄想着去否认,一般的东西具有一般符号的本质,但问题在于,未来事件是否会与它一致,如果一致,那么‘只’这一词好像就放错地方了。’根据事实本身来看,未来事件倾向于符合的那种规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它是(存在于)这些事件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存在方式存在于(请注意我的用词)这样一个事实当中,即第二性的未来事实具有一种确定的一般品格,我把它称为‘第三性’。”([美]皮尔斯.皮尔斯:论符号,李斯卡:皮尔斯符号学导论[M].赵星植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10.)也就是说,未来事件倾向于符合的那种规则不只是一个实用的东西,不只是符号,还应该被当成客观的真实的存在。所以皮尔斯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和主观唯心主义者是不彻底的,一到关键问题上总是不自觉地滑向客观唯心主义。其他很多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是这样。
在人们的日常用语当中也有很多客观唯心主义表现。例如,我们常常为昨天的失落耿耿于怀,又常常为明天的理想热血沸腾,然而,或许就在这埋怨与幻想当中,我们失去了最宝贵的今天,所以很多人说我们应该活在当下。昨天属于死神,明天属于上帝,惟有今天属于我们。从物质的角度说,没有一个人不是活在当下,即使那些想入非非的人也没有从物质上进入未来。所以,活在当下这个词从物质的角度说是句废话。那么,为什么大家都爱说这句话呢?因为,活在当下并不是指在物质上活在当下,而是指从意识上关注当下。既不要想入非非,也不要过多地回忆过去,而应该现实地面对眼前的情况。活在当下是指关注当下,但人们不说关注当下,而喜欢说活在当下。这种说法作为艺术语言是可以的,从哲学的角度说这其实是把意识当成了物质,把一个唯心的话题当成了唯物的话题,因此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这种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是一个不容易觉察的大家常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