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Rosenthal’s effect),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或共鸣现象,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是指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产生巨大变化。
罗森塔尔考查某校时,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把18人的名字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高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塔尔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
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1963年,罗森塔尔和福德告诉学生实验者,用来进行迷宫实验的老鼠来自不同的种群:聪明鼠和笨拙鼠。实际上,老鼠来自同一种群。但是,实验结果却得出了聪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错误少的结论,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对学生实验者测试老鼠时的行为进行观察,并没发现欺骗或做了其他使结果歪曲的事情。似乎可以推断,拿到聪明鼠的学生比那些拿到笨拙鼠的不幸学生更能鼓励老鼠去通过迷宫,这影响了实验的结果。
罗森塔尔的这个实验是受希腊神话启发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性情孤僻,为规避塞浦路斯妓女而一人独居。他善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他的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久久依伴,竟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祈求爱神阿佛罗狄忒赋予雕像以生命。阿佛罗狄忒为他的真诚爱情所感动,就使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来。皮格马利翁遂娶她为妻。在这个故事中,皮格马利翁的期待是真诚的,没有这种真诚,自然无法打动爱神。
由美国布道家、学者贝尔提出的贝尔效应指出: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有了成功的信心,成功就有了一半把握。美国自然科学家、作家杜利奥提出的杜利奥定理指出:没有什么比失去热忱更使人觉得垂垂老矣。精神状态不佳,一切都将处于不佳状态。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人与人之间这种看似很小的差异,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就在于他们有热情积极的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人们经常说,态度决定一切。
希望破灭了人就会极度痛苦,甚至自杀。哀莫大于心死。可能事实上有希望,但事实只有进入主观世界才会影响人的幸福感和行为。人是否幸福,取决于主观世界是否美好,而不完全取决于客观世界。国民幸福指数(GNH)的最终标准是主观的。
正统的宣传和现代主义哲学都宣扬精神的巨大力量,儒家文化相信仁者无敌。政府和多数社会组织都奖励仁义和奉献的行为。无数文艺作品都把精神战胜物质作为主题。
美国的大卫·霍金斯博士是一位医生,他说只要看到病人就知道这个人为什么生病,因为从病人身上找不到任何一个爱字,只有痛苦、怨恨、沮丧整个包附着他全身。霍金斯博士说:“很多人生病是因为没有爱,只有痛苦和沮丧。”
大卫·霍金斯发现,人的磁场振动频率如果在200以上就不生病。通常这些病人的振动频率低于200。哪些意念的振动频率低于200?喜欢抱怨、指责、仇恨别人,频率大概只有三四十,不断指责别人过程当中就消减自己很大的能量。
最高的振动指数是1000,最低的指数是1。他说在这个世界上,他看到振动频率最高的是700,这些人的能量特别足,他们出现的时候,能够影响一个地方的磁场。一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瑞萨修女出现在颁奖会上的时候,全场气氛相当好,振动频率很高,她的磁场让全场的人都感受到她的能量,美好和感动充满其中。而当一个人有很多负面意念的时候,伤害的不仅是他自己,也让周围环境磁场变得不好。
霍金斯博士说他做过百万次案例,在全球调查过不同人种,答案都是一致的。200以上的意念有哪些?喜欢关怀别人,慈悲心、爱心、行善、宽容柔和等等这些都是高的振动频率,达到400到500。相反,喜欢发怒、指责、怨恨、嫉妒、苛求他人,凡事只考虑自己,很少考虑他人感受,这些人振动频率很低,是导致癌症、心脏病等种种病的原因。
日本大提琴家夏恩患癌后,试图与疾病斗争,但感觉越来越糟。他调整心态,决定爱身体里的每一个癌细胞。他视癌症剧烈的疼痛为“叫醒服务”,致以祝福和感谢。他发现这种感觉很好。接着他决定爱生活的全部,包括每个人、每件事。一段时间后,出人意料的是癌细胞竟全部消失了。后来他成了在日本家喻户晓的治疗师。这便是生命的本质——爱。(美国惊人发现:癌细胞最怕爱.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 rrr71_4203965426.htm)
老和尚携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快乐和痛苦都取决于自己的内心,而往往不取决于客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