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渴望》中有一句著名的歌词:“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是真诚的呢?其实每个人为自己谋利,以自我为中心是最真诚的,无私往往是不真诚的。承认每个人的自私,会使人有思想准备,可以避免很多痛苦和失望。
人们在谈到世态炎凉的时候,把它当成一种遭遇,不应该发生的事。老人谈到世态炎凉,把它当成一种学问,认为涉世不深的人无法体会。自私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一点也不高深。
主体的自私会限制他人的自私,鼓励他人的善,每个人都希望他人对自己好。尼采说:“原本不道德的人企图从他人的道德行为中获益。”([德]尼采.权力意志[M].贺麟译.漓江出版社,2007:223.)看见他人的自私一定会厌恶、批评、排斥,看见别人的善良往往会喜爱、羡慕和称赞。任何一个社会,只要它由多个成员组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都必然会形成与人为善的社会观念,并且会逐渐占据支配地位。后面第5章5.2.3.4中将提出一个道德的社会选择原理:道德的社会选择的根本标准是每个主体的个人利益,选择的必然结果是崇尚与人为善的社会价值观念。
为了得到他人的称赞,为了迎合这种风尚,多数人都会追求善和掩盖自己的私心,慷慨一般都是给别人看的。
真与善有统一的时候,例如,母爱、亲情既是真,又是善。于是人们歌颂母爱。人有本性善良的一面,会真心帮助他人。希望所有其他人际关系上都能实现真与善的统一,这是人们渴望的真诚的生活。但真与善不可能在所有的事情上统一。
爱美是人的本性,所以爱美是真。获得美需要付出代价。懒惰是人的本性,也就是真。真会纵容自己的丑,但一定会限制别人的丑。看见别人的丑一定会厌恶、批评、排斥,所以社会上一定会形成崇尚美的风气。为了迎合这种风尚,为了得到他人的称赞,多数人都会追求美和掩盖自己的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