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器官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3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08 | 695 次浏览 | 分享到:

  定义:效应器官是能够对外界事物产生影响以满足主体需要的器官。

  效应器官的运动并不是都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如果效应器官的运动能满足主体更多的需要,生物就具有更多的生存优势,这样的效应器官就不容易被淘汰。

  狭义的效应器官是指生物的手、脚、尾巴、头、颈等能有效地改变环境的器官,效应器官还可以扩展到除遗传物质之外的所有组织和器官。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效应器官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功能越来越强大,并越来越多样。可以说生物进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效应器官的进化。

创新是复杂化,有些运动创新能带来新功能,能带来新功能的运动创新是有序的创新。基因突变是生物的创新,这种创新要接受自然的选择,运动这种创新也要接受自然的选择,走对了方向就能生存,飞进火里就被淘汰。但这里需要注意区分对运动的自然选择和对运动器官的自然选择。运动的效果取决于运动器官的结构,强大的运动器官可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于是容易幸存,这种自然选择是对于运动器官的选择,也就是对基因突变的选择。同时运动器官的功能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尤其是大脑的功能,错误的观念加强大的运动器官会导致更严重的错误。

  植物的运动大部分是盲目的运动,例如蒲公英随风飞舞。盲目的运动也可以提高生物的适应性,但如果运动成为反馈系统的组成部分,这时的运动就可能极大地提高生物的适应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可以把行为纳入负反馈系统。在神经系统产生以前,向东还是向西这种具体的运动形式是偶然的,主要取决于环境。神经系统产生以后,生物逐渐具备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使生物对自己的运动作出选择。从此以后,生物运动这种创新要接受两种选择,生物自己的选择和自然的选择

蒲公英随风飞舞的时候,风是环境对生物的一种刺激,随风飞舞是生物的反应。由于蒲公英没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功能,所以它除了随风飞舞之外不能产生其他反应。狗有条件反射的功能,狗受到风的刺激时除了可能随风运动之外还可以作出其他反应,例如躲进洞里。所以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直接作用是增加了刺激与反应的对应关系的种类

除了外界刺激可以引起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外,生物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也可以作为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例如寒冷使蜥蜴体内蛋白质活性降低,这种变化作为一种刺激可以使蜥蜴改变运动方向。如果某个运动方向使蜥蜴体温升高,这个运动就被蜥蜴选择,如果某个运动方向没有使蜥蜴体温升高,这个运动就被蜥蜴放弃。这样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与生物对行为的选择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负反馈系统,生物的运动就成为有目的的运动了

运动的创新与基因的创新不同,记忆功能产生以前它不可累积,每一天生物都要重复以前的创新过程。当神经系统产生记忆功能以后,这种创新和选择的成果可以累积了,但不能遗传。如果这种运动创新不是来自于基因变异,那么它就是一种获得性性状,每一代生物都要重复上一代的创新过程。等到语言和文字出现以后,这些创新和选择的成果才能通过广义遗传的方式得以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