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了自复制生物就能生存,所以最早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别的物质来包裹和保护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完全是裸露的,连团聚体的结构都不具备。这虽然是一种推测,没有事实依据,但从理论上应该是成立的。虽然这种生物由于裸露而容易受到破坏,但在原始地球的特殊环境下,在一定时期内应该是可以存在而且可以大量存在的。现在看不到这种生物的原因是随着地球环境的改变,以及比较高级的生命形式的产生,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了。细胞形式的生物大量产生之后,占有了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一种形式的生物的产生本身就意味着其他生物的环境改变了,在改变之前遗传物质裸露的生物有生存的可能,而改变之后他们就难以生存了。
研究最早的遗传物质是否裸露有什么意义呢?现在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形成细胞是生物起源的标志,这就等于说自复制不是生物起源的标志。而我认为形成细胞不是生物起源的标志。除了遗传物质之外,生物的其他部分都属于广义的效用器官。因为它们都不能自复制,它们的作用都是帮助遗传物质进行自复制。
最早的生物是裸露的,所以不需要新陈代谢。可以直接和其他物质进行物理化学反应,反应后的产物可以马上离开,就像普通的化学反应一样。后来,生物的结构日趋复杂,形成团聚体和细胞,遗传物质和其他组成物质被包裹起来,无法直接与外界物质进行物理化学反应,于是,必须把外界物质吸入体内。同时,反应后的产物也不能马上离开,必须把不需要的产物排出体外,这些过程就是新陈代谢。所以新陈代谢不是生物的本质属性,而是生物进化到一定阶段后才需要的功能。
最初生命与非生命只有一个区别,就是自复制。自复制使生命产生了第二个特征,就是复杂,生物的其他特征都是由复杂结构产生的。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人的情感都是由复杂结构产生的。
繁殖是生物的第一个本领, 以后生物逐渐有了其他本领,这样一来,生物不仅能依靠自身功能使自身这种结构产生的速度增大,还能依靠自身功能使自身结构被破坏的速度减小,这样对繁殖的依赖就逐渐减少了,所以越高级的生物,繁殖速度就越慢。
繁殖速度快的生物死亡率也高。所以繁殖速度快并不一定能增加某一个物种的数量,但是可以使生物在灾变之后,数量迅速恢复。繁殖速度慢的高级物种不能迅速恢复,那么它们高级的结构好在哪呢?它们的好处体现在抗拒灾变的能力增强了。但是这种增强的程度是有限的,大象虽然比蚂蚁结实,但在火山喷发时,它们的命运是相同的。在小的灾变面前,高级生物有生存优势,在大的灾变面前,低级生物有生存优势。就好像人类社会在天下太平时,统治阶级享尽荣华富贵,而天下大乱时,就该感叹“有女莫生帝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