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他收到命令,停止发射。
在危急关头,巴赛特要对头脑中的两个方案进行选择,这两个选项都是关于未来的逻辑构造。他放弃了第一个,但我们不能因此说第一个没有意义。我们不能因为核战争没有爆发就高枕无忧,而是应该反思这场危机,总结经验教训,堵住漏洞,防止发生新的危机。所以第一个方案虽然只存在于巴塞特的头脑中,是主观世界中关于未来的逻辑构造,不是客观世界中的内容,后来也没有变成现实中的内容。但是这个逻辑构造非常重要,非常有价值。
前面的定理指出意识具有抽象性,即一个意识只与物质的一部分属性对应。意识的抽象性导致意识与物质之间产生了辩证对应关系。因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意识可以不仅与一个物质对应,同时还与另一个物质对应。例如,很多物质都是白色的,白色是物质的属性,而“白色”作为一个意识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概念,它可以与多个物质的白色对应。同时,一个物质可以与多个意识对应。例如,一个铁块可以与方形、棕色、沉重等很多经验或观念对应。
定理:意识的特性4:一个意识可以与多个物质对应,多个意识可以与一个物质对应。
意识与物质的这种辩证对应关系使科学和哲学产生了复杂的内容,于是各种矛盾、悖论和辩证逻辑就产生了。例如,成功可以与好事对应,也可以与坏事对应。一个人的名字与他的幼年、青年、中年、老年对应,一个国家的名字与它的创立、发展和灭亡对应。所以黑格尔说:差别无非是包含在概念自身之中的规定。这些差别的展开以及由此产生的过程,乃是精神达到自己本身的道路。黑格尔把世界的运动当成概念运动的结果,其实概念根本不会运动,运动的是客观具体的物质,而概念只是可以与这些运动的各个阶段相对应而已。
再如,理发师说:“我给所有不自己刮脸的人刮脸。”这是理发师定的规矩,他首先在自己的头脑中设想出这个规矩,然后写出来公之于众。这个规矩来自理发师的头脑,是他的意识。他所说的“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也是理发师的意识,这个意识与多个人对应。如果理发师只考虑身边的两个人,一个自己刮脸,一个不给自己刮脸,那么理发师对待这两个人不会遇到任何难题。但是理发师周围有很多人,他所说的“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必须对应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也包括他自己。这样一来悖论就产生了。所以理发师悖论产生的根源是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对应关系,罗素想通过排除自我的办法解决悖论,或者用摹状词理论解决悖论,都只能是隔靴搔痒,没有触及这个悖论的哲学根源。
分形是指图形的局部结构与图形整体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很多人研究分形,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分形有什么实际的用途。那么分形的价值何在呢?
结构是物质的属性,相同的结构是一种共性,共性就是理。一种结构与不同部分对应就是一种辩证对应关系。人类的认识范围有限,由于道理与事物有辩证对应关系,所以人类在有限范围内认识的道理可以运用到无限的世界。也就是说辩证对应是人认识无限世界所必需的方法,所以辩证对应非常重要。但很多道理是抽象的,而分形把辩证对应关系用直观的图形表达出来,所以分形能给人深刻的印象,甚至让人感觉十分神奇。
举一反三是每个人都会用的方法,也就是说辩证对应在实践中的应用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所以分形的价值也只是理论价值,不一定有实际应用价值。
主观事物有时可以随意增加,但不能随意减少。我们每天都会增加很多经验,包括看到很多新东西,听到很多新故事,学到很多新知识,同时还会想出很多新观念,制造出很多新决策,等等。这些主观事物产生之后,都储存在大脑当中,不会随意消失。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忘记。我们可以判定某个经验是假象,某个观念是谬误,但这些假象和谬误不会马上消失。我们只是给这些经验和观念贴了一个标签,并且在决策的时候不使用它们。它们可以与其他正确、客观的经验和观念同时在大脑中保存,也可能同时被忘记。
如果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比作两杯水的话,那么这两杯水的变化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主观世界这杯水的量是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的。一个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的头脑中对世界的认识几乎为零。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观察,不断接受教育,不断自己思考,于是主观世界中的内容逐渐增加,主观世界的这杯水的数量逐渐增长。远古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几乎为零,在进化的过程中,大脑的功能逐渐增强,认识和创新能力增强。同时,学习和教育的能力也逐渐增强,每一代人能够累积的知识逐渐增多,于是人类主观世界的这杯水的数量逐渐增多。同时这杯水的成分也在不断变化,知识的内容在不断复杂有序化。
但是客观世界的这杯水的数量基本是不变的。从宇宙大爆炸到现在,客观世界的物质和能量的总数基本不变,只是物质的种类在变化。从基本粒子变为多种粒子,从夸克、介子、质子、中子变为原子和分子,从小分子变为大分子,从大分子变为生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低级生物变为高级生物,最后产生人类和人工智能。这个过程就像一杯水的成分变化,从透明变为浑浊,从无色变为白色、黄色、黑色,液体中逐渐产生沉淀,然后变成固体。但是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杯子里的东西总量基本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