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彻底的实用主义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哲学》第4章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3-10-17 | 1279 次浏览 | 分享到:

1.什么是真正的实用主义

一般人对实用主义有一种偏见,认为实用主义等于急功近利。彻底的实用主义不是急功近利,而是把人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都当成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只看眼前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是错误的,只看长远利益而过度损害眼前利益也是错误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都是个人主义的价值标准。个人主义、人本主义和进化主义都是实用主义的价值标准。

人本主义反对只顾自我利益,无故损害他人利益。因为人本主义是以人为本,不是以动物为本。每一个不同于动物的人的利益都是价值的最终标准,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既然人人平等,那么主体就必须尊重他人的利益,同时多数人的利益比少数人的利益具有更大的价值。

太极进化主义除了把人的利益当成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之外,还把世界的进化也当成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对进化有利也叫实用。所以有些时候为了世界的进化需要放弃一些人的利益。追求幸福不是人的唯一目标,不能混吃等死。人总要有所追求,总有些东西值得人奉献青春和生命。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化的原则将最终取代人的利益,因为人的利益来自于进化

我们在生活中要使用很多原则,例如:奉献、敬业、爱国、理性等等。但是所有的原则都需要有理论基础,所有原则和理论的最终的理论基础都是实用主义。

太极进化主义的实用主义不仅找到了评判价值大小的根本原则,而且把实用主义原则贯彻到底。不仅贯彻到所有的实践当中,而且贯彻到所有的科学和哲学理论当中,贯彻到认识论和本体论当中。把价值标准提高到判别本体论和其他一切理论与实践对错的最终标准的高度。判断理论对错的标准是真理标准,真理标准是价值标准的推论。辩证二元主义确立了价值标准的地位,把价值与伦理学、认识论、本体论结合起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价值学说。这就是彻底的实用主义。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把吃喝住穿等生理需要所带来的经济因素当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人的需要和利益是价值的最终标准,所以历史唯物主义涉及了价值标准的问题。但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哲学本体论,准确地说,历史唯物主义属于形而下的历史观。马克思没有明确地把价值标准置于真理标准之上,没有把价值标准当成一切理论和实践的最终标准,没有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当中提到价值标准。而太极进化主义哲学明确地把价值标准置于真理标准之上,把价值标准当成一切理论和实践的最终标准,把价值标准当成本体论的核心内容。

2.过去的实用主义

过去的哲学理论系统研究过真理标准,没有系统研究过实践对错的根本标准。往往把是否客观作为判别理论正确的标准,把真善美作为实践对错的标准,而不懂得把价值作为实践和理论的最终标准。美国的实用主义不彻底,没有提出价值理论,没有把真理标准纳入实用主义理论之内,没有把实用主义与伦理学、认识论和本体论有机地融合起来。美国当代实用主义已经滑进了后现代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深渊。

理查德·罗蒂被称为美国实用主义的杰出代表。但是在《哲学和自然之镜》一书中,罗蒂的语言不是简明实用,而是绕来绕去,晦涩难懂。罗蒂说不清意识与物质有什么区别,他的一系列设问倒是可以用来印证本质主义的必要性。作为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竟然不知道实用是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我们甚至可以认为罗蒂背叛了实用主义,因为他要消解本质问题,而不是用实用主义来回答问题。

罗蒂说:“寻求有关任何被讨论主题的新理论的读者将会失望。虽然我讨论"对心身问题的解决",但不是为了提出一种新的解答,而是为了说明何以我认为并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本书正像我最尊重的那些哲学家的著作一样,是治疗性的而非建设性的。”(理查德·罗蒂,2003:导论5.)这样一来,罗蒂在消解本质问题的同时就葬送了实用主义。可能罗蒂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也没有打算背叛实用主义。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本身不彻底造成的。他们只把利益当成价值的最终标准,把价值当成决策的最终标准,而没有把价值当成真理的最终标准。他们并没有把实用主义贯穿到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具体论题当中去,一旦触及到真理等论题,实用主义的不彻底性就暴露出来了。这也是整个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局限性,他们只破坏,不建设。

彻底的实用主义解决了传统哲学的许多致命难题,无需证明自在之物是否存在,无需证明客观规律是否客观存在,无需解答笛卡尔提出的问题,即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同,认识能否反映客观事实,我们的认识是真相还是假象等问题。彻底的实用主义哲学找到了正确的、符合逻辑而且可操作的真理标准。

3.真理标准是价值标准的推论

3.1认识是实践的中间环节

巴普洛夫在训练狗的时候,一开始狗对铃声没有反应。后来每次喂食的时候都摇铃,于是狗就对铃声产生条件反射了。人类每天都受到外界的各种刺激,然后人会产生各种实践行为,这个从刺激到行为的过程也是条件反射。人的实践行为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理性行为当中多数是复杂的条件反射。人类的条件反射与狗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更加复杂有序,更能满足人的需要而已。

狗的条件反射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有铃声的刺激,然后在狗的头脑中产生对于铃声的感觉经验。狗的头脑对这个感觉经验进行意识处理,产生决策或下意识的行为指令,最后产生分泌唾液或寻找食物等实践行为。铃声和铃声对狗的刺激是客观世界的变化,狗对铃声的感觉经验虽然也是客观世界的变化,同时也属于狗的主观世界。狗对感觉经验进行意识处理和产生决策或下意识的行为指令的过程属于主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分泌唾液或寻找食物的实践行为就不再属于狗的主观世界了。在狗的条件反射的整个链条当中包含了狗的主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它们是条件反射的中间环节。人的主观世界的运动变化也是条件反射的中间环节。

铃声和食物在原来的客观世界里没有关系,经过训练后产生了固定的联想关系,这是狗的思想产品。认识也是一种思想产品。除了思想产品之外,主观世界当中还有心、性、情、意,它们都会参与认识和决策过程。很多这样的思想产品构成狗的主观世界,这种关系逐渐复杂有序化之后可能会变成智慧。我们的一切复杂有序的认识和理论都属于智慧。人类的主观世界当中既有智慧和情怀,也有谬误、妄想和邪念。

我们所想所说的世界不是真正的世界,而是我们的认识和智慧当中的世界。狗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不一样,每个人的世界也都不一样。哲学的世界观必须能够体现这种差别。因为不管狗的世界是否真实,狗都只能依据这个世界进行决策,人也是一样。哲学的世界观是我们赖以决策的世界观,而不是真实世界的世界观。

当狗离开巴甫洛夫进入新的环境之后,它会发现铃声和食物没有关系,在巴甫洛夫那里建立的认识是谬误。哪些认识是真理,哪些是谬误,判断的标准不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主体的经验和利益。当狗能得到食物的时候,它就认为这个认识是真理,当它得不到食物的时候就认为这是谬误。真理的标准不是客观,而是有用。

认识是实践的中间环节,所以一切认识和理论都必须为实践的决策服务。科学和传统哲学总是把追求客观真实的认识当成最终目的,但认识世界不是最终目的,控制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和推进人类文明和世界进化才是最终目的。

3.2真理是有价值的理论

小说和电影里的故事都是具体的,不能直接指导实践。虽然人们可以从具体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但启发的内容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形成确定的规律性认识。有些艺术作品能让人得到确定的规律性启示,原因是作者首先有一种规律性的认识,然后选取典型事件和人物,引导观众的思想。但即使这样也无法保证每个观众都能得到明确确定的启发。因此科学和哲学提供的规律性的抽象认识具有极高的价值,是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必需的东西。

理论能在实践中维护人的利益,说明理论有价值,而不能说明理论客观真实。如果把价值大的理论叫做真理,那么实践就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如果把客观真实的理论叫做真理,那么实践就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我们平常说的“有用”或有实用性,就是指价值大。

有用包括眼前有用和长远有用,对自己有用和对多数人有用。长远有用的理论可能违背人的眼前利益,对多数人有用的理论可能违背自己的利益。

价值标准是真理的最终标准,同时真理还有四个替代标准:逻辑统一标准、简单性标准、稳定性标准和预见性标准。《太极进化主义》第7篇第6章提出一个真理检验的三部曲定理:检验真理的主体是每一个单独的个人,实用性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检验真理的过程分三个阶段:1.验证假说的逻辑统一性和简单性;2.验证假说的稳定性;3.验证假说的预见性。

这些替代标准之间可能发生矛盾对立。例如某个理论能让人正确地预见某些事件的未来发展,但这个理论违反人的眼前利益。多数情况下人们应该接受这个理论,因为正确的预见性符合人的长远利益。

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是不一样的。人的利益是价值判断的标准,所以价值标准的主观性很强,客观性比较弱。与价值标准相比,真理标准的客观性较强,主观性较弱。很多真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承认这些真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坏我们的利益,即违反价值标准。但追求真理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人的利益,符合价值标准。这也体现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互相包含的辩证统一关系。

我们接受什么样的理论是一种决策,决策的最终依据是价值标准,所以我们接受的理论不一定非得是客观真实的理论。我们接受的理论都必须最终是有用的理论。

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十分悲观。他认为,我们确实能够有意义地谈论的事情无非是科学和逻辑能够说清楚的,但是科学和逻辑能够说清楚的事情又都不是要命的事情,而所有动人魂魄的最重要的事情都是无法说的。这种感觉无疑非常深刻但令人很失望。

说不清楚的原因是我们的表达不客观,但不客观的表达可能有价值,有价值就必须说。说的时候不必追求客观真理,而应该追求有用的真理,追求人的利益。维特根斯坦不懂这个道理,后期他所说的游戏接近于人的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