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只依靠法律和说教去维护道德是不牢靠的,信仰是维护道德底线和操守的强大力量。
信念的内核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你怎样看待这个世界,怎样认识人生,怎样看待幸福与意义,也就是行为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社会道德的根本原则就是正义的原则,我们都必须遵守和维护正义的道德原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只有遵守正义的道德原则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帮助,才能得到幸福的生活。太极进化主义认为正义的道德原则是个人主义、人本主义和进化主义的对立统一。
习近平说,为什么思想教育效果不好,原因是假大空。单纯的说教只能是假大空,必须找到信仰之根,让人明白我为什么做好人。信仰宗教的人真心行善,因为他们真心信神,神是他们的信仰之根。郭继承说,他在宁夏讲课的时候听当地人说:“我们的烤串不会有问题,我们不是担心工商罚款,我们畏惧心中的真主。”我们不信神,那么我们的信仰之根是什么?郭继承教授很严肃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但他没有用简单明确的语言解答。
这个根必须是一个理性的根,理性的根只能是个人主义。我做好人最根本的目的是为我自己好,这样信仰才能坚定。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在理论上实现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统一。郭继承讲《了凡四训》,说做好事可以改变命运,其实就是讲做好事对自己有利。但他对私心的无情鞭挞显得过头了,鞭挞的同时首先要有所理解。有些人地位高了或挣钱多就有优越感,这都很正常。如果这点私心都不能有,天天扪心自问,我是不是有私心,狠斗私字一闪念,那只能重复以前的悲剧。
《了凡四训》的主要内容是说,袁黄(号了凡)知道了自己的命运,然后禅师对他说,人可以改变命运,改变命运的方法主要是个人努力和道德修养。这本书对我们今天倡导建立高尚的道德修养有一定好处,但是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这本书首先认定人有命运,这种命运从人一出生就有了具体的内容,包括人一生贫富贵贱,有无儿女,死亡时间等。这种宿命论是封建迷信,是完全反科学、反理性的。汉朝的王充早就彻底批判了这种宿命论,我们今天还要把它拿出来当法宝,岂不可笑。虽然了凡认为人可以改变命运,但他也是首先承认人有命运。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并不能完全否定命运的存在,但是否定它的例证也比比皆是。俗话说,好人不长命。
我们今天要建立高尚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绝不能依靠封建迷信。如果这样做,不仅不会成功,还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郭继承教授的本意是好的,他忧国忧民的真实情感令人感动,但他提出的解决办法不对,甚至可以说是缘木求鱼。不能依靠宗教和封建迷信。孔子都可以敬鬼神而远之,难道我们今天还必须要去求助鬼神和迷信吗?
要建立高尚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依靠理性的科学和哲学,依靠个人主义、人本主义和进化主义相统一的价值观,这是最坚固的基础。
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主要与政治有关。我们应该爱国,但只靠说教和激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任何时候好人都是大多数,过度地指责,简单地说教没有好处。自私和无私是对立统一的,很多人容易走极端。必须时时慎重,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统一的具体途径。集体主义是人本主义的主要内容,社会道德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人主义、人本主义和进化主义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