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哲学之大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哲学》第1章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3-10-14 | 1715 次浏览 | 分享到:

1.哲学之大的七个表现

刚才说哲学的理想破灭了,原来认为哲学至圣、至尊、至德、至慧、至先、至理、至能、至全、至精,这些都是假象,但哲学的至大不是假象。哲学虽然不能把所有的学科都囊括进来,但哲学所研究的对象范围是最大的。

陈嘉映说:“在学问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那么多专门的知识和定理,仅此一点,就注定了没有哪个人能通过思辨营建整体理论。”(陈嘉映,2018:341-342)陈嘉映这种结论过于武断了,我们经常说万变不离其宗,知识和定理再多,也一定能够营建一些整体理论。退一步说,即使真的由于知识的数量过多而不可能营建整体理论,我们也需要勉为其难,总结出一些普遍性的结论。因为人类需要这样的普遍性结论,人类需要整体的世界观,需要以整体的世界观为基础的理性信仰。所以不管哲学家愿不愿意,能不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大家都要求哲学家必须从事这种工作。

哲学必然永远高居知识金字塔的顶端。这并不是因为哲学本身有多牛,而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这种需要。所以总有人把哲学捧起来,而且包括各个行业那些最牛的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哲学尊奉为百学之首,而不管哲学到底是不是万用之外。

哲学之大的第一个表现是哲学研究的空间范围最大,第二个表现是哲学研究的时间范围最长。前面说过哲学的特点是假大空,哲学的概念和理论的外延最大,大到整个宇宙,和事物的方方面面。“宇宙”这两个字当中,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整个宇宙是代表世界的空间之大和时间之长。但哲学之大不只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第三个更主要的表现在于事物的方方面面。

所谓方方面面是指事物的各种属性。例如,一个正方体的小木块,不只是有六个面,还有颜色、硬度、导电性、导磁性、比重、化学成分等很多属性。每一个属性都属于一个方面,或者说一个维度,这些方面属于不同学科研究的内容。这个小木块体积不大,但方方面面的内容很多。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无限复杂的。

一个具体事物的多个方面是如何划分的呢?把一个物体分成几个部分是根据空间关系划分的,把一个事件分成几个阶段是根据时间关系划分的。把一个事物分成几个方面既不是根据空间关系划分,也不是根据时间关系划分,事物的方面最初是根据感觉的差别划分的。例如,我们看各种物体都有颜色,这就是因为我们产生了颜色这种感觉。颜色与物体是不可分的,你不可能把颜色从一个木块上刮下来。你说我用刮刀把涂在表面的颜色刮下来,但它里面还有颜色呀,你还是不能把这个木块的体积、重量和它的颜色割裂开。但是在我们的头脑中,我们可以把对于颜色的感觉与对这个木块的体积、重量的感觉割裂开。然后我们可以把这个木块的颜色和其他物体的颜色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分析,例如这个木块是棕色的,我家的书柜也是棕色的,所有事物的棕色都是同一个概念,同一个方面。《太极进化主义》第7篇第3章3.1.5节对“事物的方面”是这样定义的:事物的方面就是事物所具有的不能在客观世界里分割,只能在主观世界里分割的部分。

哲学研究的外延之大,不仅体现在研究整个宇宙,而且体现在研究事物的方方面面的各种维度,涵盖所有学科。哲学所说的本原不只是宇宙的来源,还有所有的方方面面的属性的共性和来源。哲学和宇宙学天文学不同之处就在这里。你可以说宇宙来自于一次大爆炸,但这些方方面面的属性可不是来自于大爆炸。所以宇宙的来源不是哲学的本原。

各种事物之所以有各种不同的属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不同。化学属性不同是分子结构的差别导致的,很多物理属性的不同是由于原子结构不同导致的。于是要找这些属性的本原就需要探寻微观世界。所以哲学之大的第四个表现在于对微观探寻的深度,探寻的空间越小,哲学的内容越丰富。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对现代哲学的发展影响非常大。

哲学之大的第五个表现是对系统复杂有序程度的关注。宇宙虽然很大,但宇宙当中大部分是简单系统,哲学主要关注复杂系统,那些简单系统在哲学当中占的分量很少。非生物都是简单系统,尤其是原子、介子、基本粒子最简单。动植物、人和人类社会都是复杂系统,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所有物质系统。

复杂系统是从简单系统逐渐进化来的,但复杂有序程度的变化并不与时间完全同步,进化的过程中经常有退化出现,而且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各种复杂程度的系统可以同时存在。所以复杂有序程度是与时间不同的维度。物理学只研究简单的非生物,不研究复杂的生物和人类,所以说物理学在复杂性这个维度上是有限的生物学只研究复杂的生物,不研究简单的非生物,所以生物学在复杂性这个维度上也是有限的。而哲学在这个维度上没有任何限制,它研究从简单无序到复杂有序的所有事物。

哲学理论很抽象,所以很难解决具体问题。要解决具体问题需要依靠科学。但科学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很难解决复杂系统问题。例如,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属于复杂系统。经济学虽然有很多理论、大师、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实际上经济学理论仍然千疮百孔,有很多惨重的失败。再如,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系统,医学想解决这个复杂系统的问题。但有很多病至今无法治愈,甚至找不到病因。整个世界是更大更复杂的系统,要解决整个世界的问题,科学更是无能为力了。科学在近现代飞速发展,与之相比,哲学就像老牛拉破车。但科学至今无法解决很多复杂系统问题,所以还离不开哲学。哲学家更擅长宏观思维,更容易理解和预测复杂系统的运动。

哲学之大的第六个表现在于对意识的认识。人的大脑是一个黑箱,意识是大脑的功能,人的大脑和意识是最复杂有序的系统。地球在宇宙中是一粒尘埃,人与地球相比更是一粒尘埃。但哲学把人的意识与整个宇宙等量齐观。大脑虽然是黑箱,但可以通过黑箱的表现研究大脑。黑箱的表现就是意识意识包括人的知识、情感和意志等所有的科学、艺术和宗教都是意识的产物,都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哲学之大的第七个也是最重要的表现是看自己。研究意识不等于研究自己,可以是研究别人的意识。柯林武德说:“哲学是反思的,进行哲学思考的头脑,绝不是简单地思考一个对象而已。当它思考任何一个对象时,它同时总是思考着它自身对那个对象的思想。因此哲学也可以叫做第二级的思想,即对于思想的思想。”(柯林武德,1986:2

自我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什么关系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同时客观世界也是主观世界的一部分。所以科学家所研究的世界是不完整的,只有哲学家才能看到完整的世界。因为科学家只知道看世界,只有哲学家在看世界的同时,还知道看自己知道对世界的认识中包括主观因素。科学家看不到自己就无法解释很多悖论,也无法理解辩证逻辑。只有哲学家知道主观世界可以大于客观世界,世界在我眼中,世界在我心中。甚至很多哲学家也不知道看自己。例如,对比是人的基本认识方法,所以对任何东西都可以一分为二,把任何存在都可以理解为对立统一。黑格尔不懂得这个道理,他认为对立统一是客观世界本身的特点。这就像戴着红色的眼镜看世界,于是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红色素构成的。认识宇宙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认识你自己。科学的很多学科都以一些公理为基础,而这些公理只有用哲学的眼光看到自己之后才能解释。人类社会在宇宙中是一粒尘埃,我在茫茫人海中更是一粒尘埃。但是哲学把自我和整个世界等量齐观。看到自己才能找到价值的最终来源,而真理标准又是价值标准的推论。所以科学永远不能代替哲学。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总之,哲学研究的范围最大,所以哲学能给人提供最完整的世界观和最理性的信仰,给人登高望远,豁然开朗的感觉。

科学的每一科当中的理论都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但科学不奢望把各科理论都放在一起,找出所有理论的共性。所以相对于哲学来说,科学是具体的理论,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

很多企业家艺术家在自己的领域里长期奋斗之后,经常会发生世界观的变化,产生一些哲学层面的反思,感悟到或希望能感悟到某些宏大的、抽象的真理。但多数人的反思都不够彻底,不够严谨,往往自相矛盾。哲学家的职业就是进行这种反思,而且是进行最彻底的反思,不断进行批判,找到最抽象最彻底的理论。

要正确认识哲学的特点和价值,既要看到哲学失败的一面,也要看到哲学独到的一面。哲学不可能找到产生一切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可能用最简单的办法改变世界,但哲学研究的范围最大,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无法代替哲学。虽然已经发现不可能用最简单的办法改变世界,但人们总希望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世界。

2.形而上的世界观

哲学研究的范围最大,所以哲学能够提供一个最完整的世界观。科学的世界观是形而下的世界观,哲学本体论所提供的世界观是形而上的世界观。因为科学的研究范围有限,所以形而下的世界观不完整。所有科学和哲学理论都是抽象的,科学的形而下的世界观也是对世界的抽象的理解,但形而下的世界观的抽象程度有限。哲学本体论提供的形而上的世界观是最抽象的。

科学的形而下的世界观包括动态的和静态的内容,动态的世界观就是历史观。形而上的世界观一定是静态的,因为它最抽象。例如,有一辆汽车以100公里的时速在高速公路上奔驰。这个奔驰的过程是动态的,它走过的地点在不断变化,但它的速度可以是不变的。这个不变的速度是它在不同地点的运动的共性,是对不同地点的运动的抽象。我们可以用一个抽象的静止的内容反映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同样的道理,形而上的世界观就是用一个抽象的静止的世界观反映一个动态变化的世界。很多马克思主义者反对形而上学,他们说形而上学是静止的,无法反映动态变化的世界,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哲学本体论所提供的形而上的世界观一定是辩证的。因为具体事物数量和种类太多,太复杂,要想用简单明了的理论反映这些事物必须进行高度的抽象,抽象之后必然产生很多辩证对应关系。一个抽象的概念可以与多个具体事物对应,同时一个具体的事物可以与多个抽象的概念对应,这叫辩证对应关系。(关于辩证对应的论述详见本书第6章第2节)

客观具体的事物符合形式逻辑,形而上的世界观必须用辩证关系反映这些具体的事物。形而上的世界观是由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组成的,包含很多辩证关系。有些辩证关系可以转化成形式逻辑关系,但有些不行,尤其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辩证关系无法转化成形式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