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被称为是老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被称为是新三论,在20世纪80年代它们都受到国人的极度崇拜。但狂热过去以后,人们倍感失望,系统热变成了系统冷。这六个理论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在方法论中各占什么地位?最终没人能说清楚,人们发现这些理论似乎浪得虚名,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金观涛说:“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理论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系统,至今都还没有统一。除了他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在有关组织和整体的思想中,各有关理论内部和理论之间还存在着某些重要的缺环,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缺乏对组织内部演化动力的研究。只有结合更深入的哲学思考,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更广泛的领域吸取营养,才能升华出新的概念。”(金观涛.系统的哲学[M].新星出版社,2005:48-50,165,184.)
老三论和新三论除了缺少某些环节之外,在对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的叙述上也有不少欠缺和错误。我在本书第一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反馈为核心的一些新概念和新观点。例如:普里高津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但我认为,对于能量来说,非平衡既不是形成有序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再如:波尔兹曼原理常常与事实矛盾,隐藏在这些矛盾背后的是世界进化的真正动力,这种动力正是世界不会走向热寂的原因。
一般系统论最主要的作用其实只有两点,一个是提出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事物,要看到物质的结构,二是认为结构决定功能。但后面这个观点在一般系统论中并不明确,也没有被世人普遍接受。控制论的作用是阐明了负反馈的作用;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超循环理论为正反馈的提出创造了条件,但它们最终没有明确阐述正反馈的概念和作用;突变论对于系统学和方法论没有什么意义,只引起大家对突变现象的重视。自组织、超循环和广义进化等理论都没有解决生命本质的问题,超循环理论获诺贝尔奖30年以后,克拉默还认为它不是对进化的解释,郝柏林院士也认为生命之谜还没有解开。这层窗户纸至今仍然被当成是一堵高墙。
广义进化理论的出现也是现代西方理论的一项重要成果。一方面广义进化各个阶段的共性主要是系统结构的共性,各个阶段的差异主要来自于系统结构的差异,所以广义进化理论可以看作系统理论的应用。另一方面,广义进化主要是生物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进化,非生物进化的内容相对较少。但现在西方的广义进化理论还只是一个框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
老三论和新三论都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事情了,在那以后的三十多年中,很少再有可与这些成果相提并论的理论出现了。复杂系统理论研究虽然也很热,但至今少有突破性的进展。
哲学的发展更令人失望。改革开放以后,国人以为西方一定有真正的哲学。在西方的哲学和方法论中找到了一些东西之后就顶礼膜拜。其实西方这几十年中哲学进步很少,方法论也只有这么一点零零碎碎的东西。但是国人觉得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哲学和方法论的发展怎么能慢得了呢?系统冷持续了近二十年以后的今天,在国人心中西方哲学头上还是有一道神秘的光环,认为其中一定有深奥的、我们还没法理解的道理。
总之,人们看见了一道道曙光,然而久违的太阳却迟迟不肯露面。它在等什么?
有一次孔子对他的学生子贡说:“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子贡呀,你以为我是多学多记的人吗?”子贡说:“对呀,难道不是这样吗?”)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现在自组织、超循环和广义进化等理论不能继续发展的原因就是不能一以贯之。那么用什么概念才能一以贯之呢?我认为这个概念就是反馈。本书的内容就是以反馈为核心把自组织、超循环和广义进化等理论的核心内容贯穿起来并丰富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自组织理论、生命哲学和广义进化理论。老三论和新三论中用到的一些概念也缺少准确的定义,例如:结构、信号、不可逆等,本书对这样一些概念也给出了尽可能准确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