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序号为《太极进化主义》书中的序号)
第1章
1.狭义结构:物体之间或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1.1)
2.功能:物质系统能产生某种现象的可能性。(1.1)
3.广义结构:物质系统比较稳定的属性。(1.1)
4.时间:由物质的所有结构变化和功能变化导致的世界整体不同的状态之间的关系。(1.1.2)
5.同时关系:两个直接经验紧密的联想关系。(1.1.2)
6.先后关系:直接经验在意识中的排列顺序。(1.1.2)
7.钟表:判断同时关系和先后关系的中介。(1.1.2)
8.运动:某一个系统的结构关于时间的函数。(1.1.2)
9.科学语言:不会让人产生误解的语言。(1.1.3)
10.信号:能使人和动物产生联想的物质。(1.1.3)
11.符号:人造的容易制造和复制的信号。(1.1.3)
12.语言:符号组成的系统。(1.1.3)
13.生物的生存:生物系统的复杂结构处于稳定的状态。(1.1.5)
14.生物死亡定义1:生物系统的稳定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物的复杂结构变成了简单结构、生物的大部分主要功能消失。(1.1.5)
15.生物死亡定义2:生物的结构从有序变为无序,复杂结构变成简单结构过程的开始。(1.1.5)
16.广义力:改变事物稳定状态的原因。(1.2.4)
第2章
1.对称性破缺:系统的容配数的减小。(2.2.1)
2.复杂性(或复杂度):对称性破缺发生后的容配数与对称性破缺发生前的容配数的商的对数。(2.2.1)
3.复杂化:对称性破缺程度增大的过程。(2.2.1)
4.有序化:系统功能的增加。(2.2.3)
5.有序:系统功能较多的状态。(2.2.3)
6.有序度:系统功能的总价值。(2.2.3)
7.系统:若干元素的有序集合。(2.2.3)
8.整体:系统。(2.2.3)
9.系统化:系统的有序化。(2.2.3)
10.不可逆过程:如果有两个变化过程互为逆过程,其中一个以耗散能量或增加复杂有序系统为条件,另一个不以耗散能量或增加复杂有序系统为条件,那么就把这个不以耗散能量或增加复杂有序系统为条件的过程称为不可逆过程,或者叫自发的运动变化过程。(2.3.1)
11.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对于物质系统的任意两个结构状态a和b,如果它们的熵Sa>Sb,则称a为平衡状态,b为非平衡状态。(2.3.2)
12.稳定:某个变量关于时间的一阶导数为零的状态。(2.3.5)
13.耗散率L:L=-E/ΔS(其中,E是耗散的能量,ΔS是熵的变化量)。(2.3.6)
14.广义的组织:系统的有序度增大的过程。(2.4.1)
15.自组织:如果系统复杂有序化不需要借助外界的复杂系统,这种复杂有序化就叫自组织。(2.4.1)
第3章
1.反馈:若系统的输出X成为系统的输入,即:
Xn+1=f(m,Xn)
其中,m代表一个或多个参量,则称X为反馈。(3.1.2)
2.正反馈系统:如果反馈系统的变量X的数值是发散的,则称这种反馈系统为正反馈系统。(3.1.2)
3.负反馈系统:如果反馈系统的变量X的数值不发散,则称这种反馈系统为广义负反馈系统。当反馈系统的参量m为常数时,如果X的数值趋于某个不动点,则称这种反馈系统为狭义负反馈系统。(3.1.2)
第4章
1.模型:意识创造的结构。(4.1)
2.人工控制系统:人为设计的负反馈系统。(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