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生命,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地球上已命名的生物有200多万种,估计现有物种有500万-3000万种(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2版:10)。我们自己也是生物,每天同生物打交道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主要内容,已经习以为常。但是看看地球之外的宇宙,我们就发现生命原来是那么特殊的现象,除了地球哪都没有生命。
我们从哪里来?从人类诞生之日起,人类就被这个问题困扰着。每个民族的文化对世界、生物和人类起源都有自己的解释,而在科学产生之前,这样的解释往往以神话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很多版本。
生命起源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还是一个哲学问题,是21世纪人类要解答的四大起源问题(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之一。它的解决将不仅对科学起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还会在人类的思想史上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古至今,不少智者、哲人对生命起源的问题进行过探索,亚里士多德、康德、恩格斯等都曾提出过自己的看法。
在1996年8月,发生了一件事引起全世界的轰动,传媒炒得沸沸扬扬,而且这件事是由克林顿总统亲自宣布的。有一颗古代陨星可能带有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证据。这是科学成果直接对大众产生重大影响的少数几件大事之一。很可能生命是在火星上开始,然后跟随陨星降落到地球上的,于是人们围绕着火星陨星产生了狂热的兴奋。如果这一证据被确认,它要么表明生命在太阳系开始了两次,要么表明生命是从一颗行星传播到另一颗行星上的。但如果后一种解释是正确的,那么尽管发现生物可从一颗行星跨越到另一颗行星如此让人兴奋,但生命的最终起源仍是一个不解之谜。([澳]保罗·戴维斯.第五项奇迹——生命起源之探索[M].祝朝伟,胡开宝译.译林出版社,2004:7-9.)
在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家们从生物学、天文学和机器人学等各领域研究生命,“什么是真正的生命?”这个重要的问题仍需得到回答。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则在太空中寻找生命,包括木卫二和彗星等,但即使找到了某些生命,也一定是非常原始的生物。这种太空考古工作没有任何意义,生命起源的答案只能到我们的头脑中去找,这完全是一个理论问题。
如果在太空中发现某些物质具有一定的生命特征,那么应该如何判别它们是不是生命呢?根据什么标准去判断呢?这个标准最好是个简单好用的标准,即使不简单,也必须非常明确,不能含含糊糊、自相矛盾。但问遍了生物学家和哲学家,答案却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这可让宇航员和航天局的科学家们为难了。“怪异生命”委员会担心现在的科学家在寻找外星生命时也许太地球中心化了,敦促航空航天局在寻找生命时避免“固定在碳”物质上,即使碳经常被称为地球生命的支柱。但“怪异生命”委员会也说不清生命的本质特征到底是什么。
如果碳不是生命的必需物质,那么硅呢?换句话说,机器呢?比尔・盖茨认为到2029年,机器将有能力通过人工智能的主要测试,能够像一个人那样回答问题,一些未来学家正在探索这样的机器人是否应被认为是生命的一种形式。计算机科学已经能实现大脑的很多功能了,但计算机还是死的东西。现在只缺少两个要点,第一是生命的本质,第二是智慧的本质。有了这两点,才可能说清楚计算机能否变成活的东西。
生命的问题是个古老的话题,过去西方人认为生命是上帝创造的,中国人认为生物是天地的造化,这些说法显然都不科学。后来有人认为生物体内有一种物质叫活素,有了这种物质生物就活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咱们把活素提取出来,放在机器里,机器不就活了吗?但谁也找不到这种东西。
保罗·戴维斯是一位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大西洋两岸最好的科学作家。在他写的《第五项奇迹》一书中指出:“一项有望改变我们赖以了解物质世界的原理的发现值得列为紧急优先课题。两个半世纪以来,生命起源之谜一直使哲学家、神学家和科学家困惑不已。在即将来临的时代,我们将有黄金般的机会在这一领域取得某些主要的突破。科学家们现今举步维艰的事实使这种机会更加令人兴奋,也更加引人注目。” “这个理解的鸿沟不仅是对某些技术细节的忽视,它还是一个主要的概念空白。我并不暗示生命的起源是超自然的,而是想说我们失去了整个过程中一些非常基础的东西。如果是这样,正如许多专家和评论家所认为的,只要条件许可,生命就会产生,那么确实在宇宙间发生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事,一些意义深远的哲学变化。就像宇宙的起源和意识的起源那样,这是某些更为深刻的东西的表征,因为它检验着我们的科学基础和世界观基础。”([澳]保罗·戴维斯.第五项奇迹——生命起源之探索[M].祝朝伟,胡开宝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7-9.)保罗.戴维斯说的这个“概念的空白”我认为主要就是正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