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在建立现象学时首先批判了认识论中的心理说和经验论。他说:认识论“不想解释作为心理事实的认识。”([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8.)胡塞尔认为,相对主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从而把人的一切易变的因素当成一切事物的尺度。仿佛同一个判断的内容,对于一个思维者来说可能是真的,而对于另一个思维者来说则可能是假的。但是,一个判断的内容同时具有“真”和“假”两个谓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真之为真是绝对的真,并且“就其自身而言”就是真的。(郑杭生.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68.)
胡塞尔的这些观点有对有错。他认为真是绝对的真,也就是认为客观事物的存在不以人的认识和意志为转移,这种唯物主义的倾向是正确的。但认识的主观性也是客观存在,不可否认的,确实有很多判断对于一个思维者来说是真的,而对于另一个思维者来说则可能是假的,否则就无所谓辩证逻辑了。例如,我们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有个体差异、民族差异、性别差异、文化差异等。有一个故事叫“小马过河”,老黄牛和小松鼠眼中的河水是不一样的。“河水很深”这个判断的内容同时具有“真”和“假”两个谓词。
我们应该承认世界的客观性,也应该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但我们必须懂得一个道理:认识的客观性只能直接来自于主观的认识,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来源。客观性也来自物自体,但这个客观性必须以主观性为中介,即表现为经验的异己性。具有主观性的认识是认识的客观性的唯一直接来源。
胡塞尔说:“事实,就是被应用的现实事物本身。”([德]埃德蒙特.胡塞尔.现象学[M].李光荣编译.重庆出版社,2006:7.)这句话说明事物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但“被应用的”这几个字让人不解,难道不被人应用的现实事物就不是事实吗?
胡塞尔说:“世界是关于可能经验和经验性认识的对象之总和,是关于那些根据实际经验在正确理论思维中可认识的对象之总和。”([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0.)
如果世界受我们的经验限制,那么就不是客观的对象,世界就是经验的总和。如果世界不是经验,而是客观的对象,那么就不应该受经验范围的限制。但上面胡塞尔的这些定义说明胡塞尔总是从经验出发定义世界。他虽然批判心理说和经验论,但并不能真正摆脱经验论。
胡塞尔说:“我们的视野能够触及到的范围就是世界”([德]埃德蒙特.胡塞尔.现象学[M].李光荣编译.重庆出版社,2006:2.),似乎视野触及不到的地方不属于世界,我闭上眼世界就不存在了。那么什么是“现实事物本身”呢?我闭上眼睛的时候,“现实事物本身”还存在吗?胡塞尔的这种思想是典型的贝克莱式的主观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