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价值判断的标准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哲学》第4章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3-11-04 | 1428 次浏览 | 分享到:

1.感性标准和理性标准

1.1感性大于理性

从日常琐事到国家的大政方针都需要决策,价值标准是决策的最终标准,对决策进行优化就是为了提高决策的价值。那么价值的大小和数量如何确定呢?

对于价值的大小既有理性判断也有感性判断,所有的理性判断都是以感性判断为基础的。感性判断就是以人的情感为判断价值大小的标准,情感就是主体的爱与恨。我感觉饭菜非常可口,我就认为这种饭菜很有价值;一个故事让我兴奋,我就认为这个故事很有价值。所以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是人的情感。凋落的花瓣在一般人看来毫无价值,但在林黛玉眼里有巨大的价值。侬今葬花人笑痴,它日葬侬知是谁。林黛玉的主观世界中的思想观念和利益需要决定了各种事物在她眼中的价值。

定理: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是人的情感。

人的理性只有几千年的历史,最多不过几万年。人类的历史有几百万年,在人产生理性之前的几百万年里,人的所有决策和行为都是非理性的,都是感情用事。当人学会理性思维之后,人开始慢慢练习压抑自己的感情,用理性代替感性。但是由于人的感性思维的历史太长了,感性思维在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所以今天人的很多行为仍然靠感性决策,不断地感情用事。

所谓本原就是一切事物和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我们认定这个好,那个不好,根本原因是依据我们的情感。所以主体的个人情感是一切事物的本原。

艺术作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反映或激发人的情感,判断一个艺术作品的好坏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引发了读者或观众的共鸣。因为情感是本原,是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所以艺术只有抓住这个本原才有生命力。

1.2性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性就是人的本性、利益和需要。只看到情感对确定价值大小的作用是不够的,情的变化是由性决定的,人的利益和需要是产生情感的客观原因。个人利益是指作为主体的个人的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人的需要决定人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情感。评价人的利益的最终标准是人的情感,人感到快乐就说明人的利益增长了,人感到痛苦就说明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了。例如,因为人的生理结构需要食物的新陈代谢,所以食物能让人兴奋。

性是主观世界的内容,但与情相比,性的内容更客观一些。人有哪些需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人到底有哪些需要,人自己也很难说清楚。我们对性的了解是主观的,人的客观的需要存而不可述。人的利益和需要是物质,属于客观世界,同时也属于主观世界,是人的一部分。

其实,主观世界的所有内容都属于物质世界的真子集,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但从本体论上说我们必须把意识单拿出来,不能只把意识当成物质的一部分来看待。因为我们所说的物质都是我们想到的东西,都是意识。因为我们的认识方法有致命缺陷,是一副有色眼镜,所以我们所想到和说到的物质不是真正的物质,而是主观世界当中的客观世界2。人的利益和需要在主观世界里,不属于客观世界2,而是与这个客观世界2并列。

客观世界无比巨大,宇宙浩瀚无际,地球是一粒尘埃,人就更小,人的需要在客观世界当中完全没有地位。但在主观世界里完全不同,客观世界2是主观世界的一部分,人的需要也是主观世界的一部分,这两部分的重要性差不多。如果我们把人的需要当成物质,那这些物质完全没有地位,把人的需要当成意识就有地位了。这就是为什么从本体论上说我们必须把人的需要当成意识的根本原因。

从本体论上评价一个事物的重要性的根本标准不是长度、重量、时间、复杂性等客观标准,而是价值大小。价值大小是一个主观标准,个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价值标准都是以人的利益为标准。浩瀚无际的宇宙没有多少价值,而人的喜怒哀乐有很大价值。人的利益和需要作为一个本体论的标准非常重要,各种问题是否重要都要以它为标准进行评价,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也必须以它为标准进行评价。所以我们要把人的利益和需要从客观世界中单拿出来,当成本原来看待,不能当成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来看待。

1.3三个标准的对立统一

价值的最终理性标准是个人主义,人本(人道)主义和进化主义,个人主义和人本主义都是把人的利益作为价值的最终标准。价值的三个理性标准有可能统一,也有可能矛盾。如果某个人或事物同时满足三个标准,它的价值一定很大。如果满足一个,违背另一个,那么它的价值就比较小。例如,一个科学家如果生病,我们就会全力救治。他首先是一个人,给他治病符合人本主义原则。同时他是科学家,对社会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救治他符合进化主义原则。所以他的生命具有很大价值。每个人都会从个人主义原则出发,希望自己生病时能得到及时救治。一个囚犯生病时我们也应该积极救治,因为这符合人本主义原则。但他的生命的价值显然没有科学家的价值大,当医疗资源有限时,我们应该首先给科学家使用。原始社会生活资源极度匮乏时,往往优先满足年轻人和儿童,老年人的生命往往被放弃。这样做符合进化主义原则。

2.主观事物能成为万物的标准

2.1相对主义没有错

胡塞尔说:相对主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从而把人的一切易变的因素当成一切事物的尺度。仿佛同一个判断的内容,对于一个思维者来说可能是真的,而对于另一个思维者来说则可能是假的。但是一个判断的内容同时具有“真”和“假”两个谓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真之为真是绝对的真,“就其自身而言”就是真的。(郑杭生,1988170)

知识的内容具有客观性,主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胡塞尔反对相对主义有一定的道理。但知识的主观性也是客观存在,不可否认的。例如,我们都知道小马过河的故事。河水对于老牛来说很浅,但对于小兔子来说很深。所以说河水很深这种说法既是对的,又是错的,既是真又是假。同样,一个人可以既是好人,又是坏人,一个法规既合理又不合理,在地球两极的时候同一个方向既是南又是北,等等。所以相对主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的情感、利益等易变的因素当成一切事物的尺度,这种主张是有道理的。

舍勒认为价值就是在伦理经验的具体事例中作为直接的直观被给予的。舍勒把这样的价值直观叫做先验的,其意思不是说没有任何经验就能获得这些价值。他要表示的意思是:通过仔细思考一个价值经验的纯粹内容,不管这个开始的经验在事实上是不是正确,就能够获得价值的直觉。舍勒甚至认为,通常对价值的认识发生在具有更精确的专门知识之前。例如,我们觉得一幅画是美的,却不知道它的哪些特点使它美;又如我们对一个人没有好感,却不能说明这种评价是这个人的哪些特征引起的。(郑杭生,1988189)

舍勒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他没有说清楚价值为什么是直观的和先验的。原因很简单,价值是由人的情感和利益决定的,人的情感和利益是直观的和先验的。

2.2主观性是价值的重要来源

唯物主义一般认为客观性是价值的来源,认识越客观越好,没有注意到主观性也是价值的来源,而且很多时候是更重要的来源。意识不是越客观越好,有时越主观越好。

首先,艺术创作往往越主观越好,太客观反而不好。描写孙悟空不能客观,不能像一个真实的人,而要发挥主观想象力,描写成神奇的人物。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主观性提高了,艺术才能高于生活。所有的传奇、杜撰、演绎、夸张等艺术手法都来自人的思想游戏,都是为了增加艺术作品的主观性。

其次,科学认识需要主观性。客观世界中的事物都是具体的,但科学的认识是抽象的。抽象是大脑对感觉进行主观加工的心理过程,因此所有的抽象认识都是主观认识。而且越抽象的认识往往越有价值,因为越抽象,认识的适用范围越大。此外,对比、演绎等认识方法都是主观世界里的思想游戏,而不是客观世界里的运动。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其实不管我思不思,我都在,关键是我思之后世界就产生了价值。如果没有人的思考,世界仍然存在,但没有价值。因为我思考,所以我能做出有价值的决策。如果我只是糊里糊涂地活着,不能做出有价值的决策,那我在不在都没有区别了。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元素,在大自然中比比皆是,不管我思不思,硅都客观存在。但只有当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做出正确的决策之后,人才能对它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生产出计算机,从而改变世界。这种变化是我思的结果,是主观性带来的价值。

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其实,世界本身不是我的表象,但世界的价值来自我的表象。贝克莱说:“物是观念的集合。”其实物不是观念的集合,但物的价值和有价值的物是观念的集合。笛卡尔、叔本华和贝克莱等哲学家都看到了主观性的价值,都想让人注意到主观性的价值,但他们都没有正确地表述,于是他们的思想变成了荒诞不经的理论。

3.价值变化的主观规律

相同的事物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事物的价值变化既取决于客观规律,也取决于主观规律。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

例如,边际效应曲线显示,价值的数量与客观事物的数量不是线性关系。边际效应曲线的横坐标是客观事物的数量,纵坐标是单位客观事物的价值。吃第一个饺子觉得很香,价值很大。吃第十个的时候就不太香了,吃第六十个饺子的时候就要吐了,价值变成负的了。除了边际效应之外,价值的数量与客观事物数量的关系还可能有很多种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主观规律的体现。

价值的数量由情感决定,而人的情感受很多因素影响。所以心理学的很多理论有重大的哲学意义,例如光环效应、峰终定理、拆屋效应、阿伦森效应等。

因为意识影响价值,价值决定决策,决策改变世界,所以意识是本原。物质也是本原,物质可以决定意识,但这种决定关系有时过于复杂,无法认识,所以没有价值。例如有两幅名画,我只喜欢这一幅,不喜欢那一幅。这一定有客观原因,但往往很难说清楚,一般也没有必要说清楚。

意识当中包括心、性、情、意和思想产品。性是产生情的客观原因,情是产生意的最终依据。性、情和意是产生价值和创造价值的最终原因。心和思想产品的作用是让产生和创造价值的过程复杂有序化。

我们每天工作和生活当中都希望自己获得尽可能多的价值,挣更多的钱,满足自己更多的需要,花更少的代价。如果有两件事需要,一个获益很多,另一获益很少,那么我们应该用较多的精力做第一件事,用较少的精力做第二件事。但事实上往往相反。例如,一盏灯消耗的电其实很少,冰箱消耗的电多得多,可以是一盏灯的几十倍。但很多人对于及时关灯很重视,对于如何让冰箱省电则毫不关心。因为我们对一件事情关注的多少,往往并不取决于客观价值,而是取决于主观价值。灯的开关很直观,经常看见,于是产生了大量的观察经验,它们在主观世界里占据了大量的地盘。相反,冰箱消耗多少电,我们平时几乎没有任何直接经验,在主观世界里几乎没有地盘。于是在主观世界里占地盘大的事物就产生更多的主观价值,会引发人的更多关注,会用更多的精力去处理这种问题,而不管这样做是否合理。

很多人在买菜的时候斤斤计较,而对于买房、治病、上学这些大宗消费则会轻率出手。因为他们对日常的花费非常了解,对于大宗开销几乎没有任何概念。同理,很多人对于国家大事几乎没有任何概念,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的重要性完全不懂。治理国家需要一个领导人具有敏锐的宏观视野。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有句名言:“大人办大事儿,大笔写大字儿。”

4.价值需要在真实与虚假的关系中体现

在理论中不仅有来自现实的概念,还有非现实的概念。例如,白色的乌鸦,会飞的大象,乌托邦,理念等等。这些东西可以通过从上到下的演绎推理得到。虚假的事物都属于主观世界。虽然现实中不存在,但不等于没有价值,在现实事物与它们的对比中可以加深我们的理解。没有这种对比,只看现实就很难知其所以然。只有在虚假和真实的对比和演绎等相互关系中才能了解具体真实事物的意义和价值,而决策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价值。

在纯粹的客观世界里,只有真实的事物,没有虚假的事物,于是很多客观事物会失去价值。虽然客观世界中也有主观世界,但这个主观世界无法对其外部的客观世界中的大部分事物进行对比和演绎等操作。主体只能对主观世界中的客观事物进行对比和演绎等操作。所以主观世界中的客观事物往往比主观世界之外的客观事物更有价值。

例如,某个国家发生了战乱,数十万难民流离失所,甚至很多人倒毙在路边。我这时突然发现我很幸运,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没有遭遇战乱。这件事情上我是无,战乱的国家是有,我是零,他是一。我这个无一直是一个客观事实,但以前我没有认识到它,在我的主观世界里不存在对这个无的认识。现在它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在我的主观世界里出现了对无的认识。这个认识的对象是无,而这个认识本身是有,是一种真实存在的逻辑构造。客观世界的无是真的无,是什么都没有。主观世界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主观世界里真实存在的概念。以前这个客观的无对我来说没有任何价值,我没有任何满足感。我整天想着为什么我没钱没势。现在这个无对我有价值了,我不仅感到幸运,而且我要与大家一起努力维护这个。因为现在这个无不仅是客观世界里的无,还是主观世界里的无。

客观世界的无没有价值,主观世界的无价值连城。主观世界里的其他逻辑构造也都像无一样拥有巨大的价值。因为在主观世界里可以进行各种对比、分析、演绎等思想游戏。客观世界里没有这些思想游戏,也就无法产生相应的价值。

理论包括实证理论和规范理论,价值判断属于实证理论。过去人们总认为实证理论应该是客观的,与人的利益无关,但事实上,实证理论不可能完全客观。价值观是一切理论的基础,任何理论都是为人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