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客观性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7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17 | 1331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观念是稳定的认识
2 异己性和本质
3 科学用规律解释世界

规律(真理)属于主观世界,不属于客观世界。规律是简单的、抽象的关系,是不变的关系,不是具体的事物。规律是共性,不是个别的现象。

浩瀚的宇宙无限神奇,人类蜗居一隅,在遥远的地方发生的事情,科学家也能预测。爱因斯坦说:“这个世界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它竟然是可以被理解的。”这的确是一个奇迹,但创造这个奇迹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条件反射,这种认识方法让人的主观世界超越了客观世界。

虽然各种射线在奔驰,各种天体在不断爆炸、撞击,但科学家相信所有变化的背后都有不变的规律。所以科学理论用规律解释世界,反对迷信。神的意志也具有异己性,因此也具有客观性,但神的意志复杂多变。因为多变,所以难以预测。不稳定意味着复杂,奥卡姆的剃刀反对复杂的理论。因此科学反对宗教。科学用规律解释世界,即用简单的、不变的观念解释世界

简单是相对的,有些规律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复杂,很难理解。在对同一个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论,排除掉错误的理论以后,能够自圆其说的、具有相同的预见功能的理论也可能不止一种。所谓简单是指这些不同的理论当中相对最简单的

定义:科学是真理的集合。

真理当中包括科学方法和科学原则。科学方法主要指归纳、分析、还原和演绎等方法,科学原则主要指真理标准我们必须明确科学可以给人类带来最大利益,这种利益远远大于宗教、艺术等任何其他事物带来的利益,因为科学是最有序的理论。在第3篇第5章5.5.4中提出,科学技术是广义遗传和广义进化的核心内容。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的批判其实只是科学内部的学派之争而已,这些批判的魅力来自于它们的科学性。

马克思所说的客观规律是不存在的,因为客观世界不存在抽象的事物。本书有时也使用客观规律这个词来强调规律的客观性,但这里所说的客观规律都是指主观臆造的真理。真理并不是真实的理论,所有的真理都是假的,都是人主观臆造的假说。

定义:真理是得到确认的、最稳定的观念。

确认并不一定是证明,而是主体对这个观念产生了信心。有时,只要增加几个用于归纳的经验,人就相信了。但经验丰富的人要求更严格的证明,这种严格的态度叫科学态度。那么科学态度能严格到什么程度呢?归纳法的结论注定不能证明,但归纳的结论每天都要大量使用。所以科学态度不可能非常严格,科学家也经常受骗。连钱学森都被特异功能欺骗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