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起人的各种精神,例如:自强不息的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雷锋精神,民族精神等。这些精神有些是人的思想,有些是人或物的形象,所有的形象都是逻辑结构,都是他人主观臆造的东西,经常是错误的。其他很多抽象的东西,如风格、传统等,也都是逻辑结构。
每个人的政治立场、经济利益、社会关系、生活习惯和认识习惯等构成了认识的格式塔,也就是一副有色眼镜。小孩喜欢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但具体的人往往既是好人,又是坏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好人和坏人都是小孩臆造的简单的逻辑结构,大人会臆造比较复杂的逻辑结构,但再复杂也不一定是完全客观的。精神、风格和传统等抽象事物都是构成认识格式塔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在人的主观世界里有很多事物都是客观世界里不存在的,例如神话、童话、艺术作品、科学假说等。在公认的科学理论产生之前会产生众多假说,这些假说往往是针锋相对的,它们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吗?宗教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吗?真实的唐玄奘与小说里的唐玄奘有本质的区别,科学与宗教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说认识中包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和错误反映,这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但这种说法非常容易产生对人的误导,容易引导人们到客观世界中去寻找与每一个主观事物相对应的客观事物,并容易使人忽略这些不同的主观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错误的反映完全不是反映,是主观的臆造。
1931年哥德尔(K. Godel)发表了不完备性定理:任意一个包含一阶谓词逻辑与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否定。哥德尔第二不完备性定理:如果系统S含有初等数论,当S无矛盾时,它的无矛盾性不可能在S内证明。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告诉我们演绎法的最大的大前提不能来自演绎,只能来自归纳。波普尔指出,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都是无法证实的。例如:天下的乌鸦一般黑;所有特异功能都是欺骗等。
后来科学哲学的发展已经确认:要对一个理论进行完全经验地证伪如同对一个理论进行经验地证实一样是不可能的。这个命题现代科学哲学称之为“资料对理论的不充分的或不足够的决定性(underdetermination)”。要证伪“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命题是可能的,只要看到一只白色的乌鸦就行了。但这个证伪要以“这一只乌鸦的确是白色的”这个命题被证实为前提,但这可能只是错觉。
人类的所有知识都最终来自于归纳,而归纳的结论又无法证实,因此休谟等人说物自体不可知。我们与物自体之间有一道鸿沟,永远无法跨越,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知识的彼岸。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只针对数学,我们需要一个针对所有认识的不完备性定理。
不可知定理:认识与客观世界是否相同无法完全证实。
不可知不是指客观世界没有被认识的可能性。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很多知识是真实的。但哪些知识是真实的我们无法完全证实,所有的真理都有可能是错误的。
科学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理论在不断变化,现在确认的真理将来会发现错误,“没有永恒的真理”是唯一永恒的真理。
定理:没有永恒的真理。
随着科学的发展,理论的稳定性在加强,发现错误的机率变小了。所以,人们相信能找到永恒的真理,或找到近似永恒的真理。真理的稳定性一定大于所有的物质财富。
人的所有认识都来自于经验和意识处理,所有的经验都是主观世界的内容,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呢?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发现了经验具有的客观性。主观唯心主义不承认世界的客观性,于是就无法解释经验的客观性。经验的客观性是指经验的异己性。
真理虽然属于主观世界,但与其他观念不同,具有异己性。一种观念能够被证实,是因为这个观念与其他观念、经验之间有某些特定的符合逻辑的关系。这些关系对人来说是异己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于是真理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
异己性是知识与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属于主观世界,所以客观性的直接来源是主观性,由于异己性属于主观世界,因此所谓认识的本质也属于主观世界。异己性的间接来源是人以外的客观世界。人的认识服从这种异己性,就是服从客观性。
事物的本质是事物与人的利益有关的属性。人在认识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经验和观念,有些服从异己性,有些不服从异己性。服从异己性的认识往往对人有利,便于提供准确的预测,这时,那些服从异己性的认识是本质,不服从异己性的认识是现象。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这种在经验和观念之中进行的选择。本质这个词经常被乱用,需要解释,这里应该指事物与人的利益有关的属性,不应该指其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