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我身体很好,突然有一天听说我的朋友得了胃癌,而且是晚期,他本人和家人都很痛苦绝望。我这时突然发现我很幸运,我没有得胃癌。这件事情上我是“无”,我的朋友是“有”,我是“零”,他是“一”。我这个“无”一直是一个客观事实,但以前我没有认识到它,在我的主观世界里不存在对这个“无”的认识。现在它不仅是客观事实,而且在我的主观世界里出现了对“无”的认识。这个认识的对象是“无”,而这个认识本身是“有”,是一种存在着的逻辑构造。
以前这个客观的“无”对我来说没有任何价值,我没有任何满足感。相反,我整天想着为什么我没钱没势。现在这个“无”对我有价值了,我不仅感到幸运,而且我要为了维护这个“无”而奋斗。注意饮食,经常锻炼,规律生活等。因为过去的“无”只是客观世界里的“无”,现在这个“无”不仅是客观世界里的“无”,还是主观世界里的“无”。客观世界的“无”没有价值,主观世界的“无”价值连城。主观世界里的其他逻辑构造也都像“无”一样拥有巨大的价值。
或者说,我拥有健康,我的那位朋友失去了健康。在健康这件事上,我是“有”,我的朋友是“无”。对于我的“有”我以前没有作积极的评价,现在重新评价的时候发现它价值连城。评价一个事物的价值大小是主观世界里的一种活动。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对我的无病健康的状态有不同的评价。其中客观的评价很少,主观的评价往往很多。客观的评价是众多主观评价当中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客观世界是主观世界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何新.哲学沉思录[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9:7.
[2] 何新.哲学沉思录[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9:11-12.
[3] 段勇.太极进化主义(上卷)[M].香港:四季出版社,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