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哲学提供虚假但更有价值的世界观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哲学》第4章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3-11-04 | 1638 次浏览 | 分享到:

1.改造你的世界观

客观世界很复杂,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的认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人的能力有限,很难处理和使用复杂的认识,需要简单有序的认识。哲学就是一种简单有序的认识,是对复杂的世界和认识的高度概括抽象。对世界和认识的最抽象的概括形成人的世界观。

你可能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但不一定是科学完整和理性的,你的世界观可能经不起反思和诘问。还有些人的世界观是负面的,阴暗的,不健康的,甚至是反动的。世界观是人在主观世界中建造的体系,理性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认识发展中不可能只形成一种世界观,必然是多种世界观并存。这些世界观必然各有利弊,它们之间互相竞争,很多被淘汰。保留下来的世界观中,每一种都具有一些可贵的成分,它们互相融合能更加符合人的利益。

世界观包括形而上的世界观和形而下的世界观。物理学、历史学和广义进化论对世界的解释都是形而下的世界观,哲学的本体论研究形而上的世界观。形而下的世界观是客观真实的,形而上的世界观不是客观真实的,但是更有价值、更有用。

柏拉图曾经提供给我们一种形而上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是错误的,但有一定的价值,而且在历史上曾经享有显赫的地位。怀特海说,全部哲学史只是柏拉图的脚注。(陈嘉映201816)后来黑格尔又提出了一种形而上的世界观,但很快被大家抛弃。现在大家认为,只有科学的形而下的世界观才是正确的,但这种世界观的价值非常有限,我们需要一种更有价值的形而上的世界观。

一切理论都应该为决策服务,价值标准是决策的最终标准,哲学研究应该为人提供最有价值的思想产品。这些产品当中既有客观真实的东西,也有很多虚假的东西。哲学的世界观虚假但更有价值,这是哲学与科学的最大区别。

2.人在客观世界里没有地位

形而下的世界观告诉我们,宇宙浩瀚无际,地球在宇宙当中只不过是一粒尘埃。与地球相比,人又是一粒尘埃。宇宙据说是150亿年前诞生的,而人类的历史只有几百万年,某一个人的寿命只有几十年。人类的惊天伟业在宇宙当中连一个火花都看不见,万世繁华到头来都是黄土一堆。

这样看来,人在客观世界中完全没有地位。如果说主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真子集,那么这个真子集太小了,跟没有一样。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就是形而下的世界观,唯物主义把物质当本原,认为意识不是本原。所以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当中,可以说只有物质,没有人的地位,没有意识的地位,所有的人类文化和文明都比尘埃还小。

形而上的世界观应该彻底改变这种图景,让概念和理论等各种思想产品比客观世界还要大。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要形成互相包含的辩证统一关系。这就是哲学之所以要提供一个虚假的世界观的第一个原因。因为价值标准是决策的最终标准,一切理论都应该为决策服务,所以哲学的世界观是体现价值的世界观,而不是真实的世界观。哲学本体论所研究的本原或本体属于体现价值的世界观。

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是为了文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进化服务。唯物主义不为人服务,它还有什么价值?就像一个老板聘用了一个员工,这个员工不给老板干活,整天给竞争对手干活,那老板还能继续聘用他吗?所以不管唯物主义是否客观真实,它都不是最有价值的世界观当然客观真实的世界观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但远远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浩瀚的宇宙对于人类来说价值不大,对人类最有价值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我们的利益和需要,是我们创造的文化和文明。

定理:虚假的世界观可以比真实的世界观更有价值。

我们在盖楼之前必须先把它设计好,画出完整的工程图纸。建成之后的大楼是真实客观的存在,建造之前这个大楼是不存在的。但这个不存在的大楼在设计师的头脑中存在,而且有丰富的内容。包括它的各部分结构尺寸,所用的材料,强度要求,防火设施的布置等很多内容。这些内容都还没有在真实的大楼里实现,都是虚假的不存在的内容,都是人头脑中的意识和思想产品。但这些不存在的内容非常重要,没有这些虚假的内容就不会有真实的大楼。

人类的所有工程建设都有这样的过程,都是先有意识,后有物质。人先在意识中创造一个虚假的不存在的东西,然后再在现实中创造真实客观的存在。这些虚假的意识和思想产品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核心内容,人类的文明是否发达首先体现在这些不存在的虚假的内容上。

马克思说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争论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那么什么叫第一性?多数哲学家认为第一性就是说哪个是世界的起源。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如果第一性是指起源,那么当然物质是第一性的。但这个结论完全没有意义,完全不能解决哲学的根本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叫第一性呢?第一性是指最抽象且最有价值的概念。为什么唯心主义那么荒唐,却总也批不倒?原因很简单,因为意识有极大的价值,意识的价值至少不小于物质。所以把物质当成第一性,把意识排挤到第二性的位置是完全错误的。

3.客观世界不能影响决策

每个人都只能根据他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行决策和行为。主观世界之外的世界可以影响他的行为效果,但不会影响他的行为决策。例如在我面前有一块石头,我没有看到,就一直往前走,结果被绊倒了。下次走到这的时候,我会想办法迈过去或绕过去。这块石头在我的意识之外,不管我看到没有,它都会影响我的实践效果,会把我绊倒。但是这块石头不会影响我的决策,我没看见它的时候我就一直往前走。但是第二次走到这的时候我的决策就改变了,是什么东西改变了我的决策呢?不是这块客观世界的石头,而是我的头脑当中的主观世界里的石头。因为我看见了石头以后,我的主观世界里就增加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是我头脑中自己创建的一个逻辑构造,是我头脑中的思想游戏的结果,它可以影响我的决策。我头脑中增加的这块石头与我先前的实践效果有关,实践效果与客观世界的石头有关,因为它把我绊倒了,所以我的头脑中才增加了一块石头。但这种关联不是直接的,也不是必然的。可能我摔了一次之后还是没看见石头,也许天黑,也许我眼神儿不好。任何时候影响我决策的都只有我头脑中的石头,客观世界的石头不会直接影响我的决策。如果那块石头已经被搬走了,我不知道,我走到那的时候还是会格外小心,因为我的头脑中还有那块石头。《太极进化主义》第8篇第1章1.3.2节提出一个主观决定论定理:决策是意识的函数,不能把决策直接当成物质的函数。

这是辩证二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重要区别。由于客观存在的物质不能影响我的决策,所以我们对于客观存在可以保持沉默,可以不去描述客观世界。我们只要描述头脑中的客观世界就可以了,因为影响决策的是头脑中的客观世界。科学的世界观企图描述客观真实的世界,哲学的世界观应该描述影响决策的世界。哲学的世界观是虚假的世界观,但由于这种世界观所描述的是影响决策的世界观,所以比真实的世界观更有价值。真实的客观世界不是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头脑中的客观世界是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头脑中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之间是互相包含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把实践当成哲学的核心概念,一切从实践出发,一切理论都应该为实践服务,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应该改为一切理论都应该为决策服务。

实践如果成功了,能给人带来利益,所以我们都希望实践能够成功。人类能够统治世界因为人的实践比动物高明。实践能否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决策,第二是客观物质条件。除了这两个因素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东西能够影响人的实践效果了。决策属于主观世界,物质条件属于客观世界。

马克思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列著作选编200211但是当人与恐龙面对相同的客观环境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实践,人能改天换地,恐龙就不行。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人与恐龙有不同的意识,会作出不同的决策。根本原因简称为本原。决策是产生实践差异的根本原因。决策是一种意识,而不是物质,而且只有其他各种意识能影响决策。

唯物主义者总说客观的环境条件决定人的意识和行为,但是他们不知道客观的环境条件不能直接影响人的决策。如果客观的环境条件能直接影响人的决策,那人就不会犯错误了。为什么唯物主义者总是犯错误呢?明明国民党已经在湘江岸边布下陷阱,红军还带者一大堆辎重慢慢悠悠往前走。客观的环境条件没有改变李德的决策。为什么毛泽东和李德的决策不同?不是客观的环境条件不同,而是他们头脑当中的观念不同。他们的头脑中在玩着不同的思想游戏,于是他们制造了完全不同的逻辑构造,然后根据这些逻辑构造做出了不同的决策。

有一首歌叫《醒来》,里面有一句歌词:“从心到心有多远,天地之间。”李德和毛泽东的思想差别不是一般的差别,而是天差地别,会导致两个不同的中国。不同的思想带来不同的实践,不同的实践创造不同的世界。

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看似客观真实,而实际上完全违背了实践的观点。决策和客观条件都是产生实践差异的根本原因,所以从实践的观点来看它们是平等的。但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当中意识和物质是不平等的。在辩证二元主义的世界观当中,物质与意识是平等的。这种世界观看似虚假,但它是唯一能够符合实践观点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没有抹杀物质的价值,人应该主动通过实践增加意识当中的各种经验,让意识尽可能客观化。

4.知其所以然

4.1抽象的认识适用范围广

在一个实验中,饲养员训练猴子在河里取水喝,然后用水桶里的水灭火。后来饲养员把水桶放在河对岸,猴子身边着火的时候,猴子就只会到河对岸的水桶里取水灭火,不知道用近处河里的水灭火。猴子对于水的性质的认识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它不知道河里的水和桶里的水都是一样的水。任何地方的水都能灭火,这是一种抽象的认识。所以抽象之后的规律和共性比具体的事物更有价值。

一把普通的扳手只能拧一种尺寸的螺栓,价值比较小。活扳手可以拧很多种尺寸的螺栓,价值比较大。我们每天都做很多事情,需要使用很多不同的结论,某一个具体的结论不能代替其他结论,不能满足我们的多种需要。如果只会处理这一件事情,那么将来情况稍有变化,我们就不知所措了。相反,从一个抽象的大前提出发可以推出很多结论,可以满足人的很多种需要。这个大前提是抽象之后得到规律和共性。所以,与某一个具体的结论相比,抽象的大前提更能满足人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如果理论有一定的应用条件,只适用于特定范围,那么这个理论的价值就比较有限。如果理论的应用没有任何条件,适用于所有范围,那么这个理论的价值一定是最大的。所以科学家和哲学家总是试图寻找适用范围最大的理论。

定理:一种事物或理论的适用范围越广,它的价值越大。

爱因斯坦说;“宇宙最不可理解的事,是宇宙是可以理解的。”其实这很好理解,因为人类有抽象的认识能力。地球上做实验得到的抽象知识可以应用于遥远的宇宙。

一把普通的扳手只能拧一种尺寸的螺栓,所以修车师傅需要准备一套各种尺寸的扳手。不仅携带不方便,使用时要找到合适的扳手也比较麻烦,比较复杂。活扳手可以拧很多种尺寸的螺栓,让事情变得简单了。如果两种事物的效力相同,但一个简单,一个复杂,我们当然想要那个简单的,也就是说简单的更有价值。我们喜欢适用范围广的东西是因为我们追求简单化。《太极进化主义》第7篇提出,简单性标准是真理的替代标准之一。

荀子在《礼论》中说:“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天生的自然事物都是具体的,大自然不创造种类,只创造个体。但是要辨别事物必须把事物归类,找到共性,以及共性之间的关系的规律,才能广泛应用于实践。抽象的规律和共性只存在于人的头脑当中,这些头脑中的主观事物的价值远远大于客观具体的事物。

4.2虚假的世界观是演绎的大前提

理论的金字塔由不同的概念组成。例如,麻雀、乌鸦、鹦鹉都是鸟,这些不同的鸟属于一个层级。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属于它们上面的一个层级。鸟类、哺乳类、爬行类等属于同一个层级,它们都是动物。动物与植物、微生物属于它们上面的生物层级。所有的生物都是系统,所有的系统都是物质。这些不同的层级一起构成一个金字塔。

每一个层级都由抽象的概念组成,越向上,概念越抽象。某一级概念包含某些共性,下一级的每一个概念都具有上级概念的这些共性。例如,生物的遗传遵守中心法则,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都遵守这个法则。因此下一个层级的概念所具有的属性可以用演绎法推论出来。

大前提:所有的生物都遵守遗传中心法则;

小前提:动物属于生物;

结论:动物遵守遗传中心法则。

哲学需要提供虚假的世界观的第三个原因是,这样的世界观应该是一切理论推导的逻辑起点,是最大的大前提。

我们经常说,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仅要知道这个具体的认识,还要有一个抽象的认识,知道如何通过一个大前提推导出这个具体的结论。例如,在《太极进化主义》第2篇第1章讨论生命本质的时候我曾经说过,只知道生命产生的分子途径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这种认识不能揭开生命之谜。

4.3伽利略的长处

伽利略根据他所发现的抛物线原理计算出炮筒的仰角为45°时炮弹的射程最远。这个事实前人已经通过观察了解了,然而不同的是,伽利略通过计算获得了这个结果,无须求助于观察或实验。梅森就此评论道:“这样一种发展对科学来说具有无比的重要性。在这以前,新现象只是碰巧或偶然被人们发现,现在伽利略表明,从已知的现象怎样可以证明‘可能从来没有被观察到的事情’。”人们有时也把伽利略的方法或近代科学方法称作“数学-实验方法”。对于数学来说,解释已知的事情和预测未来的事情是一回事。(陈嘉映,2018:148)伽利略的思想方法的意义就是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之后就可以预测很多事情。

伽利略为什么能知其所以然呢?因为他创建了一个原理,这个原理是一个虚假的逻辑构造。有了这个虚假的逻辑构造之后,伽利略不仅可以预测45°仰角时炮弹的落点,而且可以预测每一度仰角变化和每一种初速时炮弹的准确落点数据。这样就可以少做很多实验和测量。炮弹的实验还好做,很多实验很难做或成本很高,还有很多实验没法做。所以发明各种原理,然后用这些原理进行预测有极大的实践价值。《太极进化主义》第7篇第6章说过,真理的根本标准是实用性,可预见性是真理的一个重要替代标准,因为人类需要预见性。

抽象的共性和规律可用于三段论,具有预见性。同时抽象的共性和规律具有简单性,可以应用于广大的范围。预见性、简单性和广泛性让规律和共性具有极大的价值,所以科学家和哲学家总是把寻找共性和规律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只有找到共性和规律才叫知其所以然。

4.4哲学理论适用范围最大

宗教理论的世界观是虚假的世界观,多数现代人都知道那是假的。哲学中的虚假世界观则被说成是真实的,柏拉图真心相信理念是客观存在的,黑格尔也真心相信理性的辩证运动是客观真实的。他们的理论不是宗教,而是理性的研究,是讲理的,不需要盲从。虚假是理论不可以随意编造,必须具有逻辑统一性,必须符合真理标准。如果虚假的理论被认为符合真理标准,那么就可以被接受为真理。科学理论当中大部分是这种虚假的真理。相对论认为牛顿体系是在低速小尺度下的近似理论,将来相对论也可能被证明是近似理论。没有一种理论能绝对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本身,但它们当中很多都可以为实践服务,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被认作真理。

科学理论分成很多学科,每个学科里面的理论都只适用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哲学的本体论是不分学科的理论。哲学的理论虽然不真实,但哲学理论的适用范围最大。前面的定理指出理论的适用范围越大,它的价值越大。所以哲学理论可以比科学理论的价值更大。

哲学就应该提供这样的虚假世界观,所以柏拉图和黑格尔在哲学史上享有盛誉,被尊为哲学大师,他们的哲学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万世经典。同时,他们的理论又有严重的错误,他们把虚假的世界观说成是真实的世界观。所以他们受到无数人的怀疑和批判。

批判他们的人说这些世界观是虚假的,不存在的,这种批评很正确。但他们说这种虚假的世界观必须被丢弃就错了。反本质主义者不知道虚假的世界观可以有正面价值。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彻底抛弃这些虚假的世界观,而是应该对它们进行改进,提出更有价值的虚假世界观。辩证二元主义世界观就是对这些经典世界观的全面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