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分析
来源:《太极进化主义》第8篇 | 作者:段勇 | 发布时间: 2021-10-21 | 4292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认识客观唯心主义错误的性质
2 客观唯心主义的来源
3 唯理论的“新装”
4 理念让问题复杂化
5 批判目的因

动物进化到人的过程中,抽象事物的增长与婴儿是类似的。动物几乎没有抽象的概念和判断。在原始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抽象的观念逐渐增长。每一代人都会把自己的很多观念传给后代,人与人之间有相互交流,这些都是广义遗传的过程。这样人类拥有的抽象事物的集合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有序,并用文字、音像等符号记录下来,形成波普尔所说的世界3。客观唯心主义也是建立世界3的尝试,人类的认识过程需要这样的抽象和建构,客观唯心主义是这种建构的高级阶段,有进步意义,但这种进步意义是有限的。

近现代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理论有丰富的成果,但抽象的事物如何被认识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张祥龙说:西方传统哲学二千多年来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基本上都是在打马虎眼。西方传统哲学在这个重要问题上的无能,就像童话‘皇帝的新装’,大家讲得头头是道,发明了各种理论,好像这个问题得到了某种解决,甚至是完全解决,实际上不过是‘皇帝的新装’,织了半天,最后nothing。皇帝在路上走的时候大家都嚷‘好美呀’,只有小孩子说他什么也没穿。”(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7.)

4 理念让问题复杂化

简单性是真理的重要标准,简单性标准就是奥卡姆的剃刀。从唯名论的角度来看,理念这个东西是多余的,可以用奥卡姆的剃刀把理念剃掉。

其实,柏拉图在创建理念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时候也是为了简单化。对一个客观事物,我们会有很多经验。对同一张桌子,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每个角度都可能是不同的图像,还会感受它的重量、质感、导电性、化学性质等很多属性。对于不能直接观察的事物,我们会听到很多人对同一个事物的描述。关于同一个事物的这么多经验让认识变得很复杂于是柏拉图想了一个办法让认识简单化,即否定所有经验的真实性,然后设想一个最理想的东西,把它当成唯一真实的存在

这个办法在简单化方面似乎非常成功,但有两个问题。第一,理念是柏拉图创造的,别人不相信。这个问题好解决,可以把理念神圣化。第二个问题是,理念什么样?如果你说理念是这样或那样,描述一番,那么怎么证明你说的正确呢?一般的理念不能证明也就算了,但一些重要的理念必须证明,例如: 正义,法律,国家,上帝,真理等。如果两个人对理念作出不同的描述,那么听谁的呢?没有一个人能证明自己说的话。如果两个人的地位不同,可以用权力来推行他的话,但如果两个人地位相同,或地位低的人不肯服输,那么就只能用武力解决。于是真理就没有客观标准了,认识问题变成了政治问题。另外,理念是否可变,如何变,如何得知,理念之间是否有派生关系等问题都很难解决。柏拉图本来想让问题简单化,结果适得其反

既然事实证明理念让认识复杂化了,那么奥卡姆的剃刀就不留情面了。尼采、海德格尔和很多哲学家不肯丢掉理念,他们不是没有认识到简单化原则,也不是没有认识到理念的危害,而是没找到出路,不知道怎样才能真正实现认识的简单化。根本的出路就是把所有抽象的东西都当成意识,所有的意识都是人的工具,都不是先验的存在。

其实客观具体的物质也是人臆造的,是一个逻辑结构,真实的具体物质我们不可能认识。那么为什么我一定要承认具体的物质存在,不承认抽象的理念和客观规律存在呢?因为抽象有程度差别,动物有小类和大类,所有的大类都属于动物,所有的动物都是生物,所有的生物都是系统,这些是不同程度的抽象。规律也有不同的抽象程度,不可能所有程度的抽象都是客观的。如果我承认抽象事物是客观的存在,那么哪一种抽象是客观的呢?所以抽象的世界过于复杂,充满矛盾。唯一能实现简单化的方法是否定所有抽象的存在,都把它们当成意识。

5 批判目的因

哪里低,河水就往哪里流,它并不知道哪个方向有大海。物质的运动只遵循一些简单的规则,科学由这些简单的规则组成。宗教把人的意志当成上帝的意志,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的目的当成物质的目的。目的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是人或高级动物的头脑创造的,简单系统的行为没有目的,所有认为简单系统的行为具有目的性的认识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亚里士多德无法将目的因与质料因统一起来,最后只能请出上帝。

人制造一张桌子,人的头脑中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只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木料并不知道人想怎样折腾它。亚里士多德认为木料知道自己将来的样子,目的因藏在木料里面,海德格尔也说木料知道自己将来的样子。海德格尔把木料变成桌子的过程叫“解弊”。桌子成形之前,桌子的形状已经藏在木料里了,木匠的工作只是打开包装而已。由此推论,未来的世界也已经藏在今天的世界里了,我们的工作也只是打开包装而已。也就是说,我们的命运早已注定,我们的创新和革命都是命运的体现。

  要坚持科学的原则就必须彻底批判目的论。只有高级动物和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其它任何物质及其运动都没有目的,包括植物和低级动物,它们的运动只遵循物理、化学和生物规律。任何物质系统的运动都是其功能的体现,任何功能都是由结构决定的。生命产生以后,死的东西变成了活的东西,似乎不遵循结构决定功能定理了,但只要我们揭开生命之谜,就会知道生物的所有运动仍然严格遵循结构决定功能定理。只有当我们不能认识复杂结构时,才需要目的因。在人造世界中,物质运动会体现人的意志,人的意志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过于复杂,我们至今无法认识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所以人的意识不能还原为结构,我们只能认为高级动物和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人类的社会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也没有目的,所谓社会组织的目的其实都是其成员的目的。